成長加油站95:打破習慣束縛的六個步驟(1)作出承諾:公開向身邊的人承諾你改變壞習慣的決心,在作出承諾時必須使用第一人稱:我。對越多的人公開越好,這會對你造成了必要的壓力。
(2)現在行動:有了改變的想法後就要馬上就做,否則可能出現反複和拖延,被惰性所左右。
(3)關注結果:要看到和重視新習慣建立後帶來的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對自己是一個鼓勵。特別是如果這個結果是循序漸進的,你要把階段性的進展用書麵的方式張貼在你的書桌前,這會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
(4)不斷重複:建立新習慣的秘訣是不斷地重複去做,習慣就成了自然。
(5)反饋糾偏:打破舊習慣是一個艱難而且容易反複的過程。一旦發現自己又出現舊習慣的時候,必須立刻糾正,不能聽之任之。
(6)不要自責:出現反複時,要對自己說:我會成功,用正麵暗示鼓舞自己。不要用“我沒有毅力”、“我不行”、“我是一個失敗者”一類的話來自責,這些負麵暗示會影響你的潛意識和毅力。
不斷修正我們的行為強化理論區分了兩種強化類型:正強化(又稱積極強化)和負強化(又稱消極強化)。當在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有機體反應概率增加,這種刺激就是正強化。例如,當饑餓的白鼠按動開關時給予食物,食物便是正強化物。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境中消失時,反應概率增加,這種刺激便是負強化,是有機體力圖避開的那種刺激。例如,當處於電擊狀態下的白鼠按動開關時停止電擊,停止電擊就是負強化。
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強化或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其行為。
對好的行為、好的習慣進行獎賞,進行強化。對錯誤的行為、壞習慣進行懲罰,讓它消失,這才是“強化定律”的核心。隻有對自己嚴格要求,賞罰分明,“強化定律”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我們才會真正成為這個定律的受益者。
例如,有一個人酷愛吃肥豬肉,發展到頓頓必吃的程度,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已經嚴重傷害了他的健康,誘發了重度脂肪肝、肥胖、高血壓等諸多疾病。雖然醫生多次警告要改變這一壞習慣,他自己也十分痛苦,可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後來,這個人為了徹底斷絕自己貪吃肉的念頭,讓家人準備一副“良藥”,這副“良藥”就是爬滿蛆蟲、惡臭熏人的腐肉。每次當他想吃肥肉時,便讓家人端過這副良藥,看了以後,頓時皺眉惡心,吃肉的欲望立刻消失。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從心理上懲罰自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他貪吃肥肉的嗜好竟然給戒除了。
沒有人會從來不犯錯誤,重要的是在犯錯後,能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一個人在犯錯後,卻不懂得時刻反省和修正自己,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等到最後發現由於自己的錯誤,竟然釀成了一生的悲劇時,再想彌補就已經晚了。
要修正自己的行為,就一定要有準備吃苦的決心,因為,壞的行為不會輕易退出。我們要不斷複習好的行為,並且不斷強化它,才能最終養成好習慣。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因此,至少要在這21天的時間裏,不斷複習和強化好習慣,拒絕壞習慣的誘惑。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青少年時代就立誌當軍人,但他認為軍人不必有高深的學問,所以學習很不努力,結果他報考桑德赫斯皇家軍事學院連考了4次,才被錄取。丘吉爾投入軍隊以後,在工作中深感自己知識貧乏,學識短淺。他曾悔恨地說:“我什麼也不知道,太可憐了。從今以後再也不那樣下去了。”此後,丘吉爾發奮學習,時刻用“我曾是一名劣等生”來鞭策自己,熟讀了曆史、哲學、藝術、文學方麵的著作,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寫了不少好文章。在步入政壇前,以其淵博的知識、廣泛的閱曆已經在全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後來以頑強的毅力,獲得了英國首相的位置。
改掉壞的行為不是一下子就能辦到的,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因此,糾正壞的行為需要有韌性,不能因為堅持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什麼效果就不了了之,那樣,今後再培養好習慣就會更加困難。
在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中,人的毅力也會慢慢增強,當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就有了力量去對付那些惡習。
成長加油站96:修正自己的缺陷每個人都會有弱點,要克服這些弱點就需要我們學會改變自己。如果有興趣,你不妨對自己進行分析,看看製約你目前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然後進行自我調整。
(1)缺乏專業技能。注意隨時給自己充電,加強自身素質的學習和提高。
(2)自己的性格不夠開朗。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一個陽光的性格不僅可以改變你自己,也可以改變你周圍的人,感染你周圍的人。
(3)缺乏良好的合作精神。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改變觀念,才能改變人生。
(4)缺乏有效的組織手段。最需要的就是向別人學會相應的管理經驗,同時不要忘記閱讀相應的管理書籍。
(三)重複定律:成功不過是簡單的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