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輕鬆快樂的每一天——情緒心理學(3)(3 / 3)

後來,他聽說來了一位著名的中醫能治很多病,於是就找到那位中醫。醫生診斷後,給他開了藥方,讓老先生去按方抓藥。老先生來到藥鋪,把藥方遞給抓藥的師傅。師傅接過一看,哈哈大笑道:“說這藥方是治婦科病的,是不是醫生犯糊塗了?”老先生趕忙去找醫生,但是卻得知醫生已經出門,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老先生無奈,隻好先拿著藥方回家。

回家路上,他想糊塗醫生開糊塗方,竟然說自己得了“月經失調”這種婦科病,於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後來,老先生將這件事作為笑談,碰見一個人就講一次,講一次就笑一次。

一個月後,老先生去找醫生,告訴醫生方子開錯了。醫生卻笑著問:“你以前說的那些症狀現在怎麼樣了?”經醫生一提醒,老先生才想起自己最近胃口很好,背沒有以前痛了,頭痛的頻率也在減少。接著那位老中醫告訴他開錯藥方的原因,原來老先生是肝氣鬱結,引起精神抑鬱及其他病症。醫生故意開錯藥方,讓老先生快樂地笑了一個月,結果老先生的病不治自愈了。

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情緒可使機體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狀態,使免疫抗病係統發揮最大效用,抵抗疾病的襲擊。許多醫學家認為,軀體本身就是良醫,85%的疾病都是可以自我控製的,隻要神經鬆弛,閑適稱心。餘下的15%,也並非全仗醫生,病人自己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如果患者心驚肉跳,醫生的任務就增加了1倍甚至更多。

任何時候,擁有一個好心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成長加油站86:健康情緒的標準(1)情緒是由適當的原因引起的適當反應。一定的事物引起相應的情緒是情緒健康的標誌之一。情緒的產生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高興是因為有喜事;悲哀是遇到不愉快或不幸事件;憤怒是挫折引起的……相反當一個人受到挫折反而高興得仰天大笑,受人尊敬反而惱怒,那麼這就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2)情緒的作用能夠隨客觀情景變化而轉移。在一般情況下,引起情緒的因素消失之後,其情緒反應也會逐漸消失。例如,生活中不小心把東西丟了,當時可能會非常生氣,事情過後,慢慢也就自己調節過來。但是如果他長時間處於生氣的情緒當中不能自拔,那麼這就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3)情緒基本穩定。情緒穩定表明個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活動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況,反映了中樞神經係統活動的協調。一個人情緒經常很不穩定,變化莫測,也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4)情緒的整個基調是積極樂觀愉快的。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動的和諧與滿意。愉快表示一個人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健康狀態。一個人經常情緒低落,總是愁眉苦臉,心情有苦悶,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注意自我調節。

重要的是把握今天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活在今天,把握今天。如果你不活在今天,就會失去今天。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一篇童話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派克在自己的六十大壽生日慶典上,望著滿堂子孫,望著美酒佳肴,望著鮮花和音樂,卻想哭。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一眨眼就到了60歲,他總覺得自己昨天才高中畢業。他這大半輩子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盼。上小學時盼著上中學,上初中時盼著上高中,上高中時盼著工作,工作後盼著結婚,結婚後盼著有孩子,有孩子後盼著孩子快點長大,孩子長大後盼著抱孫子。派克的生命是在‘盼’中度過的,當這一切都被他盼到後,他期待的幸福感並沒有降臨,籠罩在他心頭的反而是失落和惆悵。在自己的六十大壽生日宴會上,那插在蛋糕上的60支搖曳不定的燭光使他頓悟,自己並未真正享受過生命,他這60年中的每一天都是為明天活,他從沒為今天活過一天。”

過去的一切都成為過去,將來的一切還無法把握,唯一能把握的隻有現在。現在是轉瞬即逝的,它隻是時間線條上的一個點,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我們永遠隻能生活在現在。現在快樂,就是永遠快樂。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