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輕鬆快樂的每一天——情緒心理學(2)(3 / 3)

(1)哭泣。眼淚常被看成是軟弱的象征,但哭泣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哭泣不僅可以釋放壓力,而且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2)大聲喊叫。在心中煩悶、壓抑的時候,可以在沒人的地方或自己的房間裏大聲喊叫,這樣可以很好地釋放自己。

(3)訴說。向同學、朋友訴說心中的苦惱,是很好的解決辦法。當然,父母也是最好的傾訴對象。

(4)運動。心情不好時,到操場上踢踢球、跑跑步,自然會輕鬆下來。

(5)旅遊。如果時間允許,出去旅遊一次也是很好的辦法,離開產生負麵情緒的環境,投身大自然,讓身心徹底放鬆,然後再勇敢地麵對現實。

學會宣泄壓力我們的一生中會產生許多意願、情緒,而最終能實現或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壓抑、克製意願和情緒,會在心理上積蓄能量。雖然它可以通過別的途徑轉移,卻不會被直接消滅。我們在壓抑、克製階段往往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宣泄的途徑,那就會使自己在心理上形成強大的潛在壓力。過分壓抑會造成我們從心靈深處與外界日益隔絕,導致精神抑鬱、孤獨、苦悶和窒息,一旦控製不住,會導致其衝破心理堤壩,使我們顯現一種變態的行為,甚至導致精神失常。

韓國有一個民間故事,叫做“皇帝長了驢耳朵”。說的是一個皇帝長了一對驢耳朵,這個秘密隻有理發師知道,皇帝命令理發師發誓不準泄露秘密,否則就處死他。理發師答應了。日子久了,理發師把這秘密壓在心裏難受,幾乎要發狂。然而,他又不敢對外人說出這秘密。如果說了既違背了自己的誓言,又將招來殺身之禍。後來,他終於想了一個兩全之策:在家裏的空地上挖了一個大洞,每天對著大洞狂吼幾句:“皇帝長了一對驢耳朵!皇帝長了一對驢耳朵!”於是,他發泄了,心理也平衡了。

每個人都會出現負麵情緒,如果長期積累,會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要學會通過正確的途徑宣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在與人溝通,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充分釋放自己的心情。

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敢或不能把許多複雜的心情大膽而確切地表達出來,這就會使我們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應該盡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老師、朋友、同學聽,說出自己的困惑或不滿,這樣,我們在“說”過以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自己就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果我們提出的建議得到采納,會獲得成就感;即使不能被采納,在溝通過程中,也能讓我們的困惑得到消除,心情自然輕鬆了很多。無論怎樣,隻要我們的心情愉快,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當然也就會有更好的成績了。

有些孩子在遇到一些自己解不開的心結時,不敢和別人說,怕受到責怪或嘲笑,其實這大可不必,因為我們把自己心中的難題說給父母或老師、同學聽,他們一定會憑自己的經驗,給我們提供可供借鑒的建議。即使他們不能給我們提供任何幫助,我們說出來以後,心情也能得到放鬆,避免了我們在心理壓力過重時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我們在宣泄的同時,也會得到更多老師、家長、朋友的信任,得到更多的幫助,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社會和家庭的溫暖,使心態更加平和,對生活也更加充滿信心。

此外,啼哭也有助於宣泄我們的壞情緒。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觀念都一直教導我們,哭泣是軟弱的表現,尤其對男孩更是如此。這樣的枷鎖,讓我們壓抑了哭泣的本能。研究證明,想哭而強忍著不哭,容易導致憂鬱症,並且危害生理健康。當我們任憑痛苦和悲傷啃噬身體的同時,也拒絕了一種健康的宣泄模式。其實,眼淚是情緒的宣泄,是壓力的緩解。因此,如果感覺到心裏有委屈時,找個沒人的地方,或伏在最親密的人的肩膀上,大哭一場,來解除自己的壓抑情緒。

成長加油站83:幫你放下壓力的幾種方法(1)深呼吸。當覺得有壓力時,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

(2)暫時離開。短暫離開壓力情境,事情往往反而更容易處理。

(3)動一動。讓自己活動一下,身心是一體的,讓身體在運動中得到放鬆,心情也會隨之產生相同的效果。如果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自己的抗壓指數會有大幅提升。

(4)一次一件事。出現壓力的原因常常是由於自己同時麵對很多事情,而又深陷其中。此時,讓自己一次隻想一件事,一次隻處理一件事。

(5)理清頭緒再出發。有時事情無法處理,常常是因為自己慌了神。讓自己靜一靜,想一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遠離抑鬱的困擾人在進入青春期後,開始或多或少地意識到自己的社會義務並逐漸形成自我價值的觀念。一旦受到挫折或打擊,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會感到不愉快、情緒低落。如果這種不良情緒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會使人處於抑鬱不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