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皮球落在地上,它輕巧地換了一個姿勢,在地上打了個滾,就又蹦蹦跳跳地走了。
雞蛋、石頭和皮球的遭遇,反映了生活中人們對待挫折的不同態度。有的人像石頭一樣,遇到挫折暴跳如雷,繼續撞南牆;有的人就像雞蛋,遇到挫折就一敗塗地,再也站不起來了;而有的人正如皮球,輕輕一笑,改變一個方向,繼續上路了。
卡耐基曾經寫到:沒有人能有足夠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實,又創造一種新的生活。你隻能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一樣,你可以在那不可避免的暴風雨中彎下身子,也可以因抗拒它們而被摧折,關鍵是你麵對挫折的態度。
一個人隻有注意不斷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斷改善自己的認知行為方式,才能在生活中成為一名真正的成功者!
成長加油站77:各國排解壞情緒的方法(1)日本人常用的排解壞情緒的方法是照哈哈鏡。他們看著自己扭曲變形的怪樣縱情大笑,以嘲笑自己出氣。日本人還有一種方法是在門框上掛一隻皮球,用前額去撞球。他們用前額去撞,撞的力量越大,皮球反彈回來的力量就越大,讓人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中受到啟發,以期達到平複情緒的目的。
(2)歐洲人喜歡“運動排解壞情緒”。他們一旦發現自己感染了壞情緒,就去出一身臭汗,將鬱結於胸的壞情緒隨著汗水排出體外。
(3)美國人喜歡玩沙子來排解壞情緒。他們一旦發現自己感染了壞情緒,就去玩沙子,將手指腳趾都深深地插進沙子裏撩撥,他們認為沙子細軟柔滑,可散可聚,無孔不入,能過濾人的壞情緒。
擺脫憂慮的心理“杞人憂天”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語,它出自《列子》中記載的寓言:杞國有一個人,整天吃不好飯,睡不著覺,終於得了重病。他的一個朋友為他擔憂,關切地問:“你有什麼憂愁的事嗎?”
這個人歎了口氣說:“唉!我擔心天會突然塌下來,地會突然陷下去,我的身體到哪裏去躲藏呢?”他的朋友就開導他說:“天,不過是一團氣積聚起來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伸展身體、俯仰、呼吸,每時每刻都在天中活動,你為什麼還擔憂天會塌下來呢?”
這個人又說:“這天如果真的是一團氣積聚起來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來了嗎?”他的朋友又勸導說:“日月星辰,隻是那一團氣體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人的。”
這個人又追問:“那麼,地陷了,人又怎麼辦呢?”他的朋友又說:“地,也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塊,它塞滿了四麵八方所有空虛的地方,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土塊,你跨步、跳躍,每時每刻都在地上活動,為什麼還要擔憂地會陷下去呢?”
這個人聽後,總算是放下心來,高興極了。
後來,人們就用這個故事來比喻毫無必要的擔心。
不要以為隻有那位杞人才這樣,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他一樣,讓憂慮幹擾了自己的生活。而細細想來,這些憂慮絕大部分是多餘的,徒勞無益的心理負擔。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會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但是對於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心態好的人遇到問題自己就可以調整好心態,雖然事情令他很難過,但是他會隨時間而慢慢淡忘,而不會讓憂愁成為自己成長的絆腳石。
《時代周刊》上登過一篇文章,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個士兵在戰役中被炮彈碎片刮傷喉嚨,輸了7袋血。他寫了張紙條問醫師:“我會活下去嗎?”醫師回答說:“會的。”他又問:“我仍可以講話嗎?”他又得到了肯定的答複。於是這個士兵在紙上寫道:“那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確實,生命沒有危險了,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隻有珍惜已經擁有的,才不會對生活奢望更多。
在現代社會,我們麵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也增加了我們的憂慮。但憂慮並不能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反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痛苦。
當我們憂慮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究竟為什麼憂慮,我們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最壞結果是什麼?當想清楚了這些的時候,我們就可能不再苦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裏查特先生協助英國軍方派來的清查員在倫敦清算一家保險公司的財產。有一筆75萬美元的保險費,軍方的清算員要求計算在倫敦公司資產裏,但裏查特先生沒有同意,因為這筆錢用於香港公司,跟倫敦公司的資產無關。
那個軍方派來的清查員大發脾氣,拍桌子罵人,說裏查特先生是個強盜,是個叛徒。裏查特先生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他有可能會被抓進軍方的監獄裏。
下班回到家後,裏查特先生非常緊張。他在腦海裏反複想這樣兩個問題:我擔心的是什麼?我應該怎麼辦?
為了讓思路更加清晰,裏查特先生決定同時把問題和答案都寫下來。他寫下:
一、我擔心的是什麼?答案是:我怕明天早上會被關進憲兵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