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讓孩子適當了解父母的難處(1 / 1)

父母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難處,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就會培養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就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自己自覺、主動地學習。

父母關心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父母的愛隻求給予,不求索取。父母的愛偉大遼闊,深沉包容。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付出了很多很多。

但是,很少有孩子能體諒父母,體會父母的難處。這樣,反倒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有時候,父母不妨適當讓孩子了解一下身為父母的難處,讓孩子明白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全家人共同的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讀過小說《一碗陽春麵》的人,無不為文中母子三人之間的那份親情動容。

在大年夜人群散去的時候,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北海亭麵館吃飯,三個人隻要了一碗麵,但他們其樂融融地吃著。第二年的同一個時候,母子三人又來要了一碗麵,每次店老板都多給他們一些麵,而且沒告訴他們漲價。第三次,他們要了兩碗麵,母子三人談論起他們的生活。

原來,兩個男孩的父親死於一場交通事故,生前欠了八個人的債,母親隻能拿撫恤金來還債。兩個懂事的兒子體諒母親的艱難,大兒子送報紙掙錢,小兒子每天都買菜做飯。就這麼,一家人齊心協力地還清了債。

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因為兩個孩子了解了母親的難處,所以,他們都從心中有了對家庭的責任感,都覺得自己必須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然而,現實中,很多父母卻從來不和孩子談自己的難處和不易。他們認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有時恰恰很難培養起孩子的責任心。

在一堂思想品德課上,一位老師問孩子:“我想聽聽你們說說父母的難處。”頓時,平時活躍的課堂死水一般沉寂,孩子們用一種陌生的目光注視著老師,久久地沉默著。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現在的孩子有哪一個不是在家庭的蜜罐中泡大的呢?他們周身上下都是甜甜的蜜,以至於在長久的浸潤中連血液也攜帶上了充足的糖分。

為了孩子,天底下大概所有的父母都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去為他們創造如蜜的溫馨和幸福。他們苦在心裏忍,淚在心裏流,但在孩子們麵前卻永遠保持著燦爛的笑容,對待孩子毫無怨言,這是多麼偉大而又深沉的愛呀!然而孩子們在被無盡的甜蜜包圍的時候,他們的視線和一切的感知卻也隨之被隔絕了,他們看不到幸福的來之不易,看不到甜蜜背後的艱辛與傷痛。他們自由地在甜蜜中徜徉,如同溪水中的魚兒,隻知道水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卻不知任何一條小溪都有它的源頭。

父母的愛縱然是無私的,但當孩子隻是一味地享受和無盡地索取時,愛得無私難道不是蛻變成了一種悲哀嗎?

所以,父母也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難處,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就會培養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就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自己自覺、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