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責任心的孩子對學習、生活和所負責的工作積極主動、一絲不苟;對他人、對集體很關心;孩子有責任心,才會自覺學習,才會不斷進取,才會天天向上。
古人雲:育人為本,責任為先。
責任心毋庸置疑是兒童成長重要一環,但責任心的培養不光要讓孩子對自己負責,更要對他人負責。具有責任心的孩子對學習、生活和所負責的工作積極主動、一絲不苟;對他人、對集體很關心。反之,缺乏責任心的孩子常常表現出馬虎、自私、任性,不會關心他人,不會關心集體等缺點。孩子有責任心,才會自覺學習,才會不斷進取,才會天天向上。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讓孩子心中有愛,關心他人,善待他人,這也一種責任心的體現。
我的朋友王軍是一家公司的業務總監,出差是常有的事。每次王軍要出差,都會和8歲的兒子來一個莊重的“交接儀式”,告訴兒子,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他是家裏唯一的男人,有責任要保護好媽媽,當家作主。
王軍說:雖然,兒子還隻是個孩子,我們要不指望他真能保護他的媽媽,但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就是在給他灌輸對家庭負責的意識。現在對家庭和親人負責,將來才能對社會負責。”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責任心,關鍵是要從細節做起。
例如飯桌上有孩子愛吃的東西,有的孩子一看,就馬上自己獨占了,這是不對的。父母應教孩子怎麼照顧到每一位家庭成員,而不是隻想到自己。
例如生日時,教會孩子怎樣讓家裏人一起分享他的快樂,而不是一個人唯我獨尊,獨自享受。
例如父母親工作忙,應教孩子學會幫忙做家務。據調查,現在家庭中孩子能偶爾做一點家務的大約占20%,經常幫忙做家務的還不及10%。這說明不少家庭很不重視子女的勞動教育,不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這對孩子責任心的形成很不利。
例如,無論哪個親人或者朋友生病了,教會孩子學會關心照顧他人。
例如,生活在公共場所,父母教會孩子不能影響到別人,損害他人利益等等。
此外,父母還要教育和鼓勵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同學,懂得關心集體;在社會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總之,家長可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一種良好的責任心,久而久之,孩子心裏想的就不會完全是自己。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父母的希望。願每一個孩子都有關心他人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