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波羅的海軍團的任務(1 / 2)

有木有票票啊,《炮王》要被趕出曆史軍事的分類榜單了,求兄弟們支持啊!

~~~~~~~~~~~~~~~~~~~~~~~~~~~~~~~~~~~~~~~~~~~~~~~~~~~~~~~~~~~~~~~~~

1812年7月16日的這一天,拿破侖主動離開維爾納,率領渡過涅曼河的30萬歐洲聯軍,開始在廣袤的俄羅斯平原之上,圍追堵截巴克萊將軍與巴格拉吉昂親王分別率領的兩支俄軍主力部隊,試圖在斯摩棱斯克城下聚而殲之,以期迫使沙皇亞曆山大戰敗求和;

也是在這一天,由於得到來自華沙那場不流血政變的成功消息,德賽隨即波蘭國王的名義下詔成立臨時責任內閣,並繼而宣布解放農奴,進行土地改革的運動在波蘭全境啟動;

同樣是在這一天,在進行完“攘外必先安內”之後的波蘭君主,率領他的東征軍團,於但澤港登上由波羅的海艦隊護航的運輸船隊,準備朝東前進,履行對拿破侖的出兵承諾。

此時在但澤走廊一帶,德賽擁有的全部軍力,除去波羅的海海軍艦隊之外,地麵部隊主要包括波羅的海軍團的3萬6千人,剛從加泰羅尼亞王國調來的2萬人(兩個步兵師),以及1萬人的近衛師團,一個工兵半旅和一個重炮團,作戰官兵的總人數約7萬2千人。

期間,大波羅的海軍團在經過短暫的整編之後,下轄四個軍,分別由東布羅夫斯基將軍、巴爾巴內格爾將軍、雨果將軍、勒內將軍指揮。統帥部方麵,德賽本人繼續親任該軍團的最高司令官,拉斯蒂將軍再度擔當軍團總參謀長,而帕沃夫斯基將軍出任近衛師團長。

當然,德賽的大軍團並非全部出征俄國,僅有巴爾巴內格爾將軍的第二軍,雨果將軍的第三軍,帕沃夫斯基將軍的近衛師,合計3萬8千人進行第一次東征;至於東布羅夫斯基將軍的第一軍,以及勒內將軍的第四軍,則繼續駐留但澤走廊,監視東普魯士與奧得河西岸樂神無敵。

此時,還剩下一位善於練兵的雷德斯將軍,德賽給予其一項特殊的使命:命令他率領一支兩千人的部隊,趕赴於涅曼河流域,建立多個特殊訓練營地,並在當地的波蘭民團與憲兵部隊的配合下,強製收攏從俄國戰場上逃亡的各國潰兵到訓練營地,重新加以整訓。

臨走前,德賽在同東布羅夫斯基的密談中,波蘭國王直言不諱的告訴他的第二戰爭大臣,“在但澤走廊防範的同時,務必做好出兵準備。最遲10月上旬,你和勒內將軍將接到我的一項命令,由西向東占領東普魯士全境。與此同時,馬魯舍夫斯基將軍的西裏西亞軍團將奉命沿奧得河北調,予以戰略配合,防禦奧得河以西的普魯士援軍。另外,”

德賽說到這裏時,頓了頓,他遞給東布羅夫斯基一份書信,繼續說:“拿著這份密信,薩克森王國-軍隊也將接受你的臨時指揮,他們會在東北一帶牽製普魯士軍隊。”

東布羅夫斯基默默接過密令,此時他總算明白了,麵前的波蘭國王與他的嶽父奧古斯特一世,在德累斯頓一同合謀欺騙了拿破侖,翁婿倆的關係並非沒有產生矛盾,反而越發緊密的團結在一起,薩克森國王甚至連軍隊指揮權都可以臨時轉讓出來。

盡管自己未來承擔的軍事行動僅針對於普魯士一國,但東布羅夫斯基同樣擔憂遠在千裏之外的拿破侖和他的數十萬大軍。經過近1年的相處,東布羅夫斯基已深知德賽的為人,表麵上謙遜與開明,實則高傲且**,容不得頭頂的一位太上皇對同為君主的他指手畫腳。

任何想要同德賽爭權奪利的政治人物,無一例外的遭遇厄運。前一位是雅各賓派的紮容契克將軍,如今則是前波蘭下院議長馬瓦霍夫斯基伯爵,死因都是酗酒而亡。但東布羅夫斯基不難推測,上述二人所謂的意外死亡,都是他們的部屬親信在軍情局的指示下,施加毒手。

至於拿破侖皇帝與波尼亞托夫斯基將軍?東布羅夫斯基決定表達自己的擔憂,他提醒君主務必注意,“波蘭依然需要法蘭西作為堅實的盟友,希望陛下能夠謹慎行事!”

德賽笑而不語,他擺擺手,繼而轉身向國王號旗艦的旋梯一側走去。

就在東布羅夫斯基因為得不得君主的確切答複,表情顯得心煩意亂之際,勒內將軍走上前,他低聲說:“將軍,我們的陛下早已有萬全之策,您無需擔憂太多。”

“哦,難道您就不擔心法國的皇帝?”東布羅夫斯基很是奇怪的追問身邊的法裔同僚,其言下之意是說自己身為法國人,就不擔心法蘭西帝國與拿破侖的命運?

勒內將軍聳聳肩,他自嘲式的回複說:“自從皇帝把他的勇敢士兵無情的遺忘在帕爾馬島後,我和他其他軍官一樣,隻效忠德賽陛下。所以,您可以稱呼我加泰羅尼亞人,甚至波蘭人都行!至於在東方戰場,我們的陛下不過是想傾己所能,多消耗聖彼得堡方麵的戰爭實力,不會主動對拿破侖本人,以及大軍團造成任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