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繪畫的敏感期——走入孩子的塗鴉世界(3 / 3)

有一次,我帶一楠坐雙層巴士,之後他便瘋狂地畫雙層巴士和公共汽車,這種狀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可是有一天,他突然不畫了,而是開始不斷要求我為他畫各種各樣的汽車,當我試著鼓勵他比照實物或是圖片畫時,他總是說:“媽媽,我不會畫。”那時的一楠3歲8個月。

前幾天,我帶一楠去他的小表哥家裏玩,他看見哥哥在地上畫房子,便也要求畫,從此每天都要求畫。起初他總是一張接著一張地畫大大小小、各式各樣、功能齊全的汽車,接著開始畫其他的,有爸爸、媽媽,也有電視機、遙控器、手機、杯子等,還有兔子、小貓咪這些小動物,跟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的一楠不是一邊看一邊畫,而是先認真地看然後再慢慢地畫。比如,在他畫小貓咪的時候,會先看看小貓咪,然後再抓起小貓咪數數有幾條腿,最後才跑到桌旁一氣畫成。除此之外,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一楠畫畫時不再說:“媽媽,我不會畫。”而是隻要看到想畫的物品,他便有勇氣嚐試著去畫。於是,我有意拿給他一本仿真汽車的小冊子,讓他來畫。可是,過了幾天,當我翻看他畫的消防車、救護車、大卡車、坦克等時,眼淚差一點湧了出來,因為從他的畫中已能清楚地分辨出畫的是什麼車了!那時的一楠剛剛4歲半。

(一楠媽媽)

教 子 心 得

敏感期中的幼兒往往對敏感對象表現出令成人不可思議的癡迷熱情,而幼兒繪畫敏感期到來時也是如此。

從兩歲開始,幼兒嚐試畫線狀團;3歲左右有了運筆意識,畫畫的形狀大多是不規則的梨形、圓形及其他簡單形狀。不過在這之後,兒童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於是會不斷要求大人給他畫。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又漸漸開始自己畫畫。在這個時期,兒童已經基本能夠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進而能夠漸漸畫出一個事物的基本輪廓,畫出人物的頭部、四肢和軀幹,但是還不能畫出多少細節內容。再之後,兒童開始把握細節,對微妙的神態也有了感覺,所畫的畫也變得生動而奇妙。可以說,兒童對敏感對象表現出來的癡迷、熱忱的狀態,使他們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也使他們深入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並最終改造和創造事物。毫無疑問,這一變化也在無形中淨化著兒童的心靈,讓兒童發現了非凡的美。

當繪畫這種特殊的語言逐漸成為兒童描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真實感受的時候,伴隨他們成長的畫筆不僅給他們帶來喜悅,也不斷地為家長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比關注孩子藝術天賦更為重要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去畫。因為隻有有了自由,孩子才會按著自己內在的需求去創作;隻有有了自由,孩子的內心才會變得強大,他們的創作熱情才會延續。就如故事中的一楠媽媽一樣,正是因為她懂得遵循孩子內心的需求,孩子才能盡情地釋放自己的繪畫天賦。

當然,家長給予孩子自由的時候,也並非對孩子的行為不聞不問,而是應該適時地給予必要的指導,就如一楠媽媽一樣,給予孩子必要的讚賞、給予孩子手把手的教導、給予孩子最恰當的早教材料(仿真汽車的小冊子),或許當我們家長做足這些“功課”的時候,也就不會再問這樣一些問題了,“我的孩子沒有繪畫天賦,如何幫助他?”“我的孩子最近對繪畫很感興趣,如何培養他?”“我們不懂繪畫怎麼幫助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