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婚姻的敏感期——引導孩子的愛無限延伸(1 / 3)

從小小的孩子嘴裏冒出“結婚”這個字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然而,懵懵懂懂的孩子為何會有這些念頭?別緊張,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或許就是在告訴你,他們正在進入“婚姻的敏感期”。

捕捉孩子婚姻的敏感期

不知不覺,孩子長大了。也許,有一天你會詫異,她竟然無師自通地把心愛的東西送給了他喜歡的人,而且還大膽宣稱“誰誰是我的王子”;也許,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她竟然披著白絲巾在屋裏跑來跑去,尋找做新娘的感覺;也許,有一天你會迷惑昨天還要親嘴、結婚的他竟然一下懂得用“失戀”這個詞了。也許,你的寶貝還有其他種種有趣、荒謬而又不失可愛的舉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作為家長的你肯定會感慨,“如今的孩子真是早熟啊!”

事實上,不,這根本算不上早熟,隻是孩子自然成長的一個過程。當孩子突然有一天有“戀愛”、“結婚”,哪怕是“失戀”的想法時,恰恰表明他們對性別、自我、異性已有了初步的感覺,恰恰說明他們進入了“婚姻的敏感期”。

或許你還在疑惑,這麼年幼的孩子難道真能理解成人世界的愛情和婚姻嗎?不,他們並非真正理解成人世界的愛情和婚姻,這隻是隨著他們性別意識的發展而對異性產生的一種朦朧的好感而已。對於處於婚姻敏感期,年齡在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在這一年齡段,他們正在逐漸探索人群的組合形式,而周圍人的婚姻形式又是離他們最近的,所以他們就開始關注婚姻,研究誰與誰會結婚,而這也是孩子認知人類社會組成形式的一種表現。

同時,在婚姻的敏感期中,從孩子嘴裏說出的“結婚”也是他們表達內心喜愛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比如,當他們想和某一個小夥伴玩,當他們喜歡某一個小夥伴時,他們都會說我想和他/她結婚。事實上,這時的孩子對愛情是那麼的憧憬,對婚姻是那麼的向往,他們正在學習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而孩子對異性朋友的這種敏感完全是純心理、純精神性的,毫無疑問,這會使人變得向上、助人、自愛。盡管有的時候,孩子會從中享受到快樂,有的時候,也會體驗到痛苦。這種時候,作為家長大可不必用成人世界的婚姻觀、道德觀來評價孩子,以免給他們製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當然,也不要一相情願地把一些所謂“道德”或“正確”的東西灌輸給孩子,這樣隻會傷害他們的感情,剝奪他們成長的快樂。

兒童時期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培養和情感發展的過程,讓孩子在孩提時代順利度過婚姻這一敏感期,將為其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婚姻敏感期在很大程度也標誌著孩子的情緒、情感是否能夠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孩子經過幾個月發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是成人十年甚至是一生都沒有辦法解決的。

讓孩子做一個真實的人吧!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感歎愛情世界的無比複雜時,唏噓“他與她、與另一個她”之間的情感糾葛時,可曾想過這個問題也許早在6歲之前就能得到解決!

成長日記53:女兒要嫁爸爸

女兒嬌嬌快4歲了,很喜歡畫畫。一個周末的下午,她照例開始她的“創造”。我因為一直忙著做家務,所以就沒顧得上去陪她。可是即便如此,小家夥也能乖乖地坐在那兒,專心致誌地畫啊畫。我知道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了,所以就沒去打擾她。

大概過了兩個小時,嬌嬌還趴在辦公桌上埋頭“工作”著,出於好奇,我悄悄地走到嬌嬌的身後。

這時,小嬌嬌竟然淘氣地轉過身來,高舉著她的“作品”,眯著小眼睛甜甜地對我說:“媽媽,媽媽,你看這是我畫的畫。”

看到嬌嬌“作品”的那個瞬間,著實令我詫異不已,畫麵中央分明是一對新郎和新娘。“咦,小女兒怎麼會畫出這種畫呢?”我按捺住自己的疑問,依舊像往常一樣,很平靜地和嬌嬌交流起來。

我微笑著對嬌嬌說:“乖女兒,這畫畫得真好,你的想象力很豐富,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嬌嬌聽我這麼一說,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我接著說:“不過,媽媽有點不明白了,新娘是誰呢?”

隻見,嬌嬌驕傲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說:“是我啊,媽媽。”

“哦,是嗎?那麼,旁邊的新郎又是誰呢?”聽嬌嬌這麼一說,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趕忙接著問道。

“是爸爸啊,我要和爸爸結婚。”這時嬌嬌的臉上堆滿了神氣十足的表情。而我聽她這麼一說,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沒一會兒我就恢複了平靜,很認真地問她:“可是,爸爸已經有媽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