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在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如果沒有建立起很好的色彩感,將很可能會對其未來的成長道路造成障礙,所以,當家有一個喜歡胡亂塗畫的寶寶時,家長一定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走入那個充滿無窮無盡樂趣的色彩世界中。
成長日記45:對色彩越來越敏感
在桐桐很小的時候,每當我看到有顏色的東西,就會有一搭沒一搭地對她說“這是紅色的某某”,“這是綠色的某某”。對於顏色,那時的桐桐不排斥,也沒有表現出過多的積極。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了一個新情況,還特意記錄了下來:
“媽媽,這隻筆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是嗎?”
“媽媽,我的帽子是什麼顏色的?對了,是藍色的!”
“媽媽,白雲是不是白色的呢?”
“媽媽,蜜蜂是什麼顏色的?”
“爸爸,有綠色的花朵嗎?”
一連串的問題看似幼稚,雖說這時的桐桐偶爾也會混淆,但是在2歲左右的時候,她已經能夠分辨出紅色和綠色了。
後來,桐桐到了4歲,對顏色越來越敏感,從她的日常用語就可見一斑:
“媽媽的裙子是粉色的。”
“爸爸的襯衣是藍色的。”
“這朵黃色的花不好看,我要那朵紅色的。”
“這個綠色的發卡真漂亮。”
……
當全家人欣慰於桐桐在這種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的色彩敏感時,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反而會更加留意在這方麵的互動。
一次晚飯後,當我陪桐桐看畫報時,就玩起了這樣的遊戲。
“桐桐,你看小熊的臉是什麼顏色的?”
桐桐的兩隻眼睛緊盯著小熊,一言不發。
我以為她不知道,又試探性地補充道:“哦,桐桐說是不是灰色的呀?”
“不是,棕色!”一直在靜靜觀察的小家夥突然給出了答案,而且是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態。
我聽了,使勁地誇獎了她一番。
緊接著,我又問道:“桐桐,你再仔細看看,小熊的褲子什麼顏色的?”
小家夥琢磨了一會兒,調皮地衝我笑著說:“葡萄的顏色。”
哈哈,真是個機靈鬼,我知道她還不清楚怎樣表達紫色,就用葡萄的顏色代替了。看著桐桐的聰明勁兒,我又好好地誇了她一番,並認真地告訴她,那是紫色。
(桐桐媽媽)
教 子 心 得
對於嬰兒來說,最先發展的就是視覺發育,所以,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刻起,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五彩繽紛的色彩。豐富的色彩不僅裝扮了孩子的美麗世界,也為打開他們的智慧之門創造了條件。科學實驗證明,鮮豔的色彩能夠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並產生感覺良好的表情,而寶寶的智力恰恰是在這種不斷的刺激、不斷的感覺中逐漸豐富發展起來的,而嬰兒居室中色彩圖案的布置更是豐富孩子想象力的一個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