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也許他們不會畫出青山和碧海,但是他們可能會畫出紅色的山和綠色的海。也許他們不一定會如實描繪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他們會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的世界。其實,孩子使用什麼顏色並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使用顏色。當孩子進入色彩的敏感期,一個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可以讓他們在五彩的畫布上繪出繽紛的童年。
捕捉孩子色彩的敏感期
一位媽媽曾講述過這樣一件事情:
在一個周末的午後,我照舊在電腦前忙著做文案,這時在一旁玩鬧的月月突然對我說:“媽媽,看,真漂亮!”
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我看到陽光正悄悄地、靜靜地照在我新買的大衣上。柔柔的衣服泛著粉粉的光,這韻味,倒是有點像滿枝滿枝的桃花。
“哦,孩子對顏色開始感興趣了!”我不覺感歎道。
剛忙完手頭的工作,小家夥就不耐煩地對我說:“走,咱們去找豆豆玩。”
一路上,月月興奮地牽著我的手,喋喋不休地說,她和豆豆最近在給小動物穿衣服,這讓我聽得莫名其妙。
等到了豆豆家,才發現原來這兩個小家夥在“搞藝術”。在豆豆臥室的桌子上,放著兩個小朋友的傑作。他們在給塗色書中的小動物塗顏色,哦,這就是女兒所說的“給小動物穿衣服”呀。桌子上散亂地擺放著他們做的折紙飛機和花籃,而且也都塗上了花花綠綠的顏色。
在豆豆家的牆壁上,我還發現了幾幅小創作,這是豆豆和另外一位小朋友的作品,而屋頂上還飄著好多五顏六色的氣球,這真是一個充滿色彩的美麗天地呀!
看到這裏,突然有一絲愧疚感掠過心頭:平時自己總是借口工作忙,很少顧及孩子,我竟然忽略了女兒的色彩敏感期!
看到這裏,不知有多少家長會有這樣的感觸,我們成天口口聲聲地談教育,反倒卻忽略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忽略了關乎孩子一生幸福的敏感期。
毫無疑問,故事中的月月、豆豆都進入了色彩的敏感期。一般來說,在孩子三四個月時,對色彩有了最初的感受,小床上方掛滿的各色氣球,身邊擺滿的色彩豔麗的小絨球、小玩具,這些都會對孩子形成有意無意的色彩刺激,幫助他們邁出逐漸認識顏色的第一步。在孩子6~11個月時,他們對色彩開始有了反應,會盯著一件物品看個沒完,也會用小手用力地抓著什麼,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手指著這些物件,溫柔親切地對他說:“寶貝,這是紅氣球,這是黃氣球。寶寶,往這看,這是綠色的草。”你講得越多說得越多,越能加強孩子的色彩刺激,鞏固他們對色彩的認識。當孩子到了1~2歲,會說會走了,盡管他們對顏色的辨別還不夠穩定,但是在做遊戲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孩子認識顏色的能力依舊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當孩子到了三四歲則進入了色彩的敏感期,在這個時候,他們喜歡認識色彩,而對色彩的最初認識則來源於最熟悉的生活。在這裏,有五顏六色的衣服,色彩明麗的玩具,五彩斑斕的居室環境;在這裏,他們喜歡上了塗色,喜歡上了胡亂畫畫。總而言之,當孩子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並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顏色的時候,他們就進入了色彩的敏感期。
然而,遺憾的是,在三四歲這個敏感期,很多家長因為怕孩子亂畫,總會限製他;因為孩子畫得不合你的心意,總會隨便評價……其實,這樣做隻會限製孩子的心智發展。
兒童專家研究證實,孩子在2~3歲時,伴隨著視覺神經的發育,已經能夠認識顏色,並善於捕捉和凝視鮮亮的色彩。當孩子在4~6歲時,隨著智力的進一步增長,已經能夠認識4種以上的顏色,而且還能從渾濁暗色中辨認出明度較大的色彩。而且科學研究還進一步證實,不同的色彩可以通過影響孩子的視覺來影響其智商、情商和性格的塑造。一般來說,嬰兒比較喜歡黃色、橙色、淺藍、淺綠等色彩較為明快的顏色,而且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長期在這種色彩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較高的智商;反之,如果在嬰兒的成長環境中,較多的是被黑色、茶色等暗淡的顏色所包圍,隻會使人感到憂鬱、沉悶,甚至產生壓抑、恐懼等不良感覺,事實上,在這種色彩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智商也會相對很低,而且,在創造力、想象力、自信心方麵也會大不如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