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咿咿呀呀到說出“爸爸”、“媽媽”那令你至今都激動不已的語言。現如今,3~4歲的寶寶又進入了語言能力發展的最快時期。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家長的一項艱巨任務。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知道孩子在語言方麵會有怎樣的表現?又該如何幫他度過這一語言敏感期,開啟他的語言天賦呢?
捕捉孩子語言的敏感期
在兒童語言敏感期的早期,當他們發現一個詞語和一個外物能配上對時,很喜歡重複這種配對遊戲。
“媽媽!”
“哎!”
“媽媽!”
“哎!”
這是孩子在語言敏感期早期的一種表現,當然,在這種一叫一答的對話中,他們也享受著語言所帶來的喜悅。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孩子到了三四歲的時候,開始進入語言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能夠使用非常豐富的詞類。通常,3歲的孩子已經掌握了900個左右的詞彙,而且能夠以5~6個詞的句子交談,並且還能模仿成人發出的大部分聲音。3歲多的孩子,在他們講話時還能夠使用主語、動詞、形容詞、連詞等來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當孩子到了4歲,在語言質量上更是有了極大的提高,他們的詞彙量會猛增到1600個左右,能和別人隨意交談,也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這個時期的孩子愈發喜歡說悄悄話。也許很多時候,家長會對孩子這種無聲的悄悄話感到奇怪,其實,這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語言的發音,也在漸漸發現原來語言還有很多表達形式,可以大聲喊,也可以是兩個人之間的私密對話,而說“悄悄話”也是孩子發現的一種探索語言的形式,而且很多時候,他們喜歡對著玩具悄悄地說些什麼。“悄悄話”這種特有的交流方式,聲音低,不被他人聽見。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具有一種不被別人知道的神秘感,更能讓他們著迷,引起他們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教師使用“耳語遊戲”來發展孩子的聽力、理解力和表達能力,這也充分說明“悄悄話”這種語言交流形式對孩子智能的開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愛纏著大人說悄悄話,但凡孩子接觸到的任何對象,像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花草樹木、河流,有生命的動物,各種各樣的玩具等,都有可能會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而且,3~4歲的孩子也是愈發迷戀電話這部神秘機器,“那端說話的人是媽媽嗎?”“我模仿大人的樣子,怎麼有人會回應我呢?”從最初觀望大人的一舉一動,到逐漸模仿大人的語言和姿勢,直至最後嚐試自己去撥打和接聽電話。孩子的這一係列驚人的變化不得不說是個奇跡,但是,在奇跡的背後,更是孩子自身在語言方麵所具有的與生俱來的力量和能力。
這麼看來,3~4歲的孩子在語言方麵的發展是相當驚人的。善於觀察、引導、鼓勵孩子的語言發展,這將會幫助他更好地度過這段時期的語言敏感期。
成長日記42:愛說“悄悄話”
鑫鑫3歲多了,聰明、主意多,是個喜歡跑、喜歡鬧的孩子,可就是有一個習慣改不了——喜歡趴在別人耳邊說悄悄話。
一天,我正在電腦前整理資料,鑫鑫走過來,舉起小手,半捂著嘴靠近我的耳朵,說了些什麼,說完之後,還煞有介事地問我:“媽媽,你聽到了嗎?”
當時,我正忙著手頭的事情,也確實沒有聽到什麼,對他簡單地搖了搖頭。鑫鑫見我沒有反應,便不再說了。
還有一次,我和鑫鑫在小區裏散步,迎麵走來一位漂亮的阿姨。這位阿姨見鑫鑫很可愛,笑著和他打了個招呼“好可愛的寶寶哦”。鑫鑫也朝阿姨笑了笑,便羞怯地鑽進我的懷裏。可是,那位阿姨剛走開,鑫鑫就趴在我的耳邊,嘀嘀咕咕地說了些什麼。
我皺了皺眉,鼓勵他說:“鑫鑫,媽媽沒有聽見,你再說一次。”鑫鑫又重說了一遍,這時我才發現鑫鑫根本就沒有出聲,隻是動了動嘴。
這時,我想起上次類似的事情,就趴在鑫鑫的耳邊,小聲說:“鑫鑫,你很喜歡剛才那位阿姨,對嗎?”這時,鑫鑫開心地笑了笑,再次鑽進我的懷裏。
(鑫鑫媽媽)
教 子 心 得
毫無疑問,故事中的鑫鑫進入了愛說“悄悄話”的敏感期,這種不被別人知道的神秘感,讓他是那麼地著迷,引起他對說話的無限興趣。那麼,當家裏有一個愛說“悄悄話”的寶寶時,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