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有孩子的審美觀(3 / 3)

實際上,如果孩子對周圍環境變得如此挑剔,意味著他們的審美敏感期已經開始逐漸進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當他們愛上一個物體,就連它的形狀也會一起愛護起來;當他們發現一個完整的形狀就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愉悅而受到鼓舞。這種時候,一旦有誰破壞了物體的形式,或是沒有達到他們對事物形式的要求,他們就會拒絕做事情,甚至是發脾氣、哭鬧。

麵對孩子這些近似執拗地對完美的追求,大人往往心煩不已,因為完美的東西畢竟不多。但是,家長可曾知道:孩子隻有通過發現完整與殘缺,才能建構起自己內在的對於美的需求。

這麼看來,作為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懂得尊重孩子的愛美之心,要知道這是孩子對自己的關注,是人的本能,如果孩子有這種現象恰恰說明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已經有了美的概念,這是孩子審美能力提高的一種表現,我們應該為孩子的這種變化感到高興才是。

因此,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心去體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滿,用心去理解孩子那顆細膩的、追求完美的心,當你把這些對完美的追求看成是關乎孩子成長、品質形成的機會的話,你自然就會找到合適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這段時期。

成長日記41:我家寶寶愛“臭美”

娟子今年4歲了,最近,她對自我形象非常關注。

一天,娟子要求穿裙子,還沒等我同意,她就自己翻箱倒櫃地找出一件花格裙子,美滋滋地穿在身上,站在客廳給我們秀了又秀。當時已經進入秋天,我擔心她感冒,就執意要求她把裙子換下,可是娟子竟然難過地跟我哭鬧起來。當時,我實在弄不明白好端端的娟子為什麼這麼固執,非要自己挑選衣服呢?後來,我還發現娟子又有了一個新習慣——喜歡頭天晚上就把自己的衣服準備好,照著鏡子不厭其煩地搭配自己。

最近一段時間,我又發現每當娟子去幼兒園前,總喜歡偷偷地拿著我的化妝品有模有樣地給自己描啊塗啊,從口紅、眼影到眉筆,一個都不少,這個愛“臭美”的小丫頭簡直是迷戀上了化妝品。當然,很多時候,她還是把自己畫了個大花臉,但是即便如此,她依舊美滋滋的,看那神態好像隻有她自己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主。

(娟子媽媽)

教 子 心 得

家有一個無處不在的“化妝師”,這是很多家庭都會有的快樂與苦惱。在家長眼中,冬天穿裙子,把自己描畫得一塌糊塗……這些行為都是可笑至極的,然而,有的時候,看著孩子照著鏡子認真塗抹自己的小臉蛋,那股子專業勁兒又會讓你忍不住偷著樂。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化妝品為什麼對她們有那麼大的誘惑呢?

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審美敏感期和追求完美敏感期的繼續發展,她們開始把注意力從關注外在事物集中到關注自身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轉身就會變成令人不可思議的化妝師。在這個時侯,她們就像青春期的少女一樣格外關注自己的妝容和外表。也許,就在昨天她們還執意要在冬天穿白色紗裙,今天她們很可能就會把自己胖嘟嘟的小臉蛋畫得一塌糊塗。

事實上,這個時候兒童的發展是為了一種智能,而不是為了化妝本身。因為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衣櫥裏花花綠綠、琳琅滿目的衣服,放在媽媽梳妝台上的瓶瓶罐罐都能使她們追求完美的心理得到滿足,而且追求完美是很多人的特質,完美更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而這種感覺在兒童時期就會擁有,因此,在孩子眼裏,衣服是否合身、化妝品是否得體,這些根本不是她們關注的重點。實際上,隨著孩子審美感的逐漸提升,待她們5歲半到6歲的時候,對衣服顏色的搭配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對口紅的塗抹也會非常到位,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就是兒童審美敏感期的發展。

也許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這種審美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又有什麼幫助呢?事實上,孩子的這種審美是她們將來形成審美觀的基礎,對孩子未來的氣質以及個人魅力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孩子為自己挑選衣服、為自己化妝的這些行為不僅僅是在追求自身的完美,更是在發展自己的審美智能。

由此看來,在這個期間,家長不必擔心孩子的做法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也不要因此隨意批評孩子,而應該告訴孩子,這個年齡還不適宜化妝出去,出門的時候要把它洗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審美敏感期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