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製定胎教計劃(3 / 3)

孕婦過度緊張還會引起子宮收縮,以致發生早產,或引起胎盤早期剝落,導致胎死腹中。這些科學結論證明孕婦情緒的穩定有利於胎兒的發育。為了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除了妊娠婦女要善於自我控製與調節自己的精神情緒外,丈夫也要努力調節好家庭的精神生活,為妻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出自己的努力,使妻子的精神更加愉快,情緒更加穩定。

丈夫的一言一行,往往對妻子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因此要善於洞察妻子的心理活動,把握她在想什麼、有什麼心事、希望你如何去做等,針對妻子的心理要求,做一些迎合妻子心理的事情與工作。要加倍體貼關懷正在懷孕的妻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家庭更為歡快溫馨。如果發現妻子不高興,丈夫要殷勤地給以安慰,可以給妻子放幾段輕鬆愉快的音樂,談一些在外麵的聽聞,講一些幽默動人的故事等,這都是調節孕婦情緒的良好措施。另外,現在仍有不少人被舊的世俗觀念所影響,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這種不依人們意誌為轉移的問題,很容易給孕婦的思想上造成很大壓力,因此,作為丈夫一定簧注意不能有這種思想,因為不管生男生女都會給家庭帶來莫大的快慰。

準爸爸可為胎兒做的事

在懷孕期間,要做好胎教,有許多事情需要準爸爸和準媽媽一起去為胎兒做些事,比如準爸爸可以幫助準媽媽稱體重、數胎動、聽心音、量宮底等。

定時監測體重有利於及時發現孕婦和胎兒的異常。一般來說,健康的孕婦孕期體重比非孕期體重增加20~25%,妊娠28周以後,每周增加0.5千克,全孕期增重10~12.5千克。從妻子懷孕28周開始,丈夫每周為妻子測量一次體重,如果孕婦體重過重或不增加,都是不正常的表現,應到醫院請醫生檢查,幫助找原因。

胎動是胎兒健康狀況良好的一種表現。從懷孕第4個月起,丈夫應該幫妻子數胎動。妻子仰臥或左側臥位,丈夫兩手掌放在妻子的腹壁上可感覺到胎兒有伸手、蹬腿等活動,即胎動。胎動一天有2個高峰,一個是下午7~9時,一個是午夜11時至淩晨1時。如果胎動突然增多或減少,說明胎兒有異常,要及時去看醫生。

發育正常的胎兒的心音是能聽到的。丈夫定期聽胎兒的心音,可以掌握胎兒在成長情況。妻子仰臥位,兩腿伸直,丈夫可直接用耳朵或木聽筒貼在妻子腹壁上昕胎兒的心音,其聲響是滴答、滴答的有規律的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均屬異常現象。正常情況的胎心每分鍾為120~160次,如有異常現象,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

宮底升高的速度反應了胎兒生長和羊水等情況。妻子排尿後,取仰臥位,兩腿屈曲。丈夫可用卷尺測量妻子恥骨聯合上緣至子宮底的距離。自妊娠20周開始,每周一次,一般每周增加1厘米,到36周時,由於胎頭入盆腔,宮底上升速度減慢,或略有下降。

做好以上的事情,掌握了胎兒生長和發育的情況,就是需要準爸爸為胎兒做的事情,其中有的是一定要準爸爸幫助準媽媽做的,否則準媽媽一個人是做不到的。當然,還有許多事情胎兒要準爸爸去做,準爸爸一定要負起責任來。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父母在學識、禮儀、情操等方麵的素質,對胎兒都會產生影響,特別是妊娠後期,胎兒已具備了聽覺與感覺能力。反複的對話,使胎兒產生了神經條件反射,對父母的言行能做出一定的反應,出生後的新生兒能有所熟悉和記憶,所以父母一定要為胎兒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由於準爸爸在胎教期間有著很重要的責任,準爸爸的一言一行。乃至情感態度,不僅影響著準媽媽,也影響著胎兒,所以,準爸爸要參加胎教,應首先積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一是言行舉止要文明,要讓準媽媽感受到親切、關懷和愛護,從而心情舒暢,情緒穩定,保證胎兒的健康成長;

二是與準媽媽一起經常欣賞藝術,看看表演,選好胎教音樂,閱讀一些畫報和著作,讓自己和準媽媽有豐富的情感,同時為胎兒創造一個陶冶素質的外部環境;

三是要協助準媽媽記好胎教日記,使胎教正常健康的發展;四是準爸爸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為了孩子應該主動戒除煙酒,在懷孕初期和末期,要節製房事,要保護準媽媽不受驚嚇、悲傷和憂慮。總之,準爸爸在參與胎教中,要培養、激發準媽媽和自己的愛子女之情,設想美滿的小家庭中,即將有一位小生命降臨,給家庭帶來溫馨與幸福,這樣有利於胎教做得更加自覺、生動、愉快、多樣、有感情。

據調查,父母的不良行為、不高尚的行動,會在胎兒大腦留下痕跡,這不僅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導致孩子出生後產生不良情緒與影響。所以,準爸爸一定要多讀一些有益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培養自己各方麵的興趣與素質,以此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並為出生後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胎教的合理安排

孕期可分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三個時期,父母要了解這三期胎兒的變化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來合理地安排各期的胎教。

妊娠早期是胎教的開始時期,此期可對胎兒進行一些簡單的刺激。妊娠中期胎兒的各器官開始迅速發育,所以此時是胎教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時期,可對胎兒的觸覺、聽覺、視覺等進行訓練。妊娠晚期胎兒的各器官已發育成熟,是胎教的鞏固時期。對孕期中進行的各種胎教訓練,均應詳細地記錄下來,經過一段訓練後,總結一下胎兒對某種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應,這樣將有助於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也有助於更加合理地對胎兒進行胎教。

在對胎兒進行胎教的過程中,要積極調動胎兒的綜合素質,如對胎兒進行習慣培養、性格培養、行為培養,對胎兒進行記憶訓練和美感熏染等,從多方麵來對胎兒進行訓練和培養,使其得到全麵的發展。

妊娠三期的胎教安排

胎教的開始時期

懷孕3個月時,胎兒已初具人形,對外界的壓、觸動作可以感應,所以這時就可以進行胎教了。但這時往往是早孕反應最嚴重的時候,孕婦的生理反應如惡心、嘔吐、乏力、食欲不振等,往往影響孕婦的心情、情感與心理平衡,表現出煩躁、易怒或易激動、抱怨等情緒。孕婦的情緒可以通過內分泌的改變影響胎兒的發育。孕婦在懷孕早期的不愉快心情,往往可以借助母子溝通的方式而影響胚胎,這種情形非常不利於胚胎早期健康地形成,不利於胎兒的身心健康和發育。因此,懷孕早期保持健康而愉陝的心情是這一時期胎教的關鍵。

這個時期胎教的內容,主要是孕婦的自我情緒調整和人為地對感官進行刺激兩方麵。

其實,從懷孕之日起,每個孕婦已經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了胎教,這就是夫婦雙方(尤其是孕婦)的情緒、對新生命的渴望、對飲食和起居的安排與調整。孕婦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才有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除了孕婦的個人情緒調整以外,還可以按照胎兒感覺功能發育的順序,給予胎兒適當超前的良性感官刺激,如孕婦可用輕柔的手法按摩下腹部,或在搖椅中輕輕搖動,通過羊水的震蕩給予胎兒壓、觸覺的刺激,會促進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但要注意切勿使用暴力或過於強烈的刺激。

胎教的最佳時期

孕婦懷孕到第12~16周時,胎兒的中樞神經係統已經分化完成,胎兒的聽力和視力開始迅速發育,並逐漸對外界施加的壓力、動作、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尤其對母體的血液流動聲、心音、腸蠕動聲等更為熟悉。胎兒會出現第一次胎動,此時,胎兒對來自外界的聲音、光線、觸動等單一刺激反應更為敏感。在此前後,科學地、適度地給予早期人為幹預,可以使胎兒各感覺器官在眾多的良性信號刺激下,功能發育得更加完善,同時還能起到發掘胎兒心理潛能的積極作用,為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懷孕中期正是開展胎教的最佳時期。

這一時期的胎教內容主要是針對胎兒的各個感覺器官進行的,如觸覺、聽覺、視覺等。

觸覺訓練嬰幼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胎兒受到母親雙手輕輕地撫摩之後,也會引起一定的條件反射,從而激發胎兒活動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觸覺刺激,通過反射性軀體蠕動,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

懷孕24周以後,可以在孕婦腹部明顯地觸摸到胎兒的頭、背和肢體。每晚睡覺前孕婦先排空膀胱,平臥床上,放鬆腹部,用雙手由上至下,從右向左,輕輕地撫摩胎兒,就像在撫摩出生後的嬰兒那樣,還可以輕輕拍打腹部,與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相呼應、相配合,使胎兒對此有所感覺,在“子宮內散步”,做“宮內體操”,每次持續5~10分鍾。這樣反複的鍛煉,可以使胎兒建立起有效的條件反射,並增強肢體肌肉的力量。經過鍛煉的胎兒出生後肢體的肌肉強健,抬頭、翻身、坐、爬、行走等動作都比較早。但應注意撫摸的動作要輕柔,切忌粗暴。一旦胎兒出現不安的情緒時,應立即停止刺激,並輕輕撫摩之,以免發生意外。

聽覺訓練此階段胎兒的聽神經與聽覺係統迅速發展,夫婦雙方或孕婦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段時間,有意識地對胎兒進行相應的聽覺訓練。聽覺訓練主要有音樂胎教法和對話胎教法兩種。

音樂胎教法主要是通過音波刺激胎兒聽覺器官的神經功能,從而促進胎兒大腦皮層功能的發育。從第16周起,在晚上臨睡前進行比較合適,選擇在胎兒覺醒有胎動時進行,每次15~20分鍾。胎教音樂的節奏宜平緩流暢,不帶歌詞,樂曲的情調應溫柔甜美,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收錄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上給胎兒聽,通過收錄機直接播放時,收錄機應距離孕婦1米左右,音響強度在65~70分貝為宜。也可使用胎教傳聲器,直接放在孕婦腹壁胎兒頭部的相應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據成人隔著手掌聽到傳聲器中的音響強度,也即相當於胎兒在子宮內所能聽到的音響強度來調試。腹壁厚的孕婦,音量可以稍大一些,腹壁薄的孕婦,音量應適當小一些。在胎兒收聽音樂的同時,孕婦也應通過耳機收聽帶有心理誘導詞的孕婦專用磁帶,或選擇自己喜愛的各種樂曲,並隨著音樂表現的內容進行情景的聯想,力求達到心曠神怡的意境,借以調節心態,增強胎教效果。

對話胎教法是把胎兒作為一個聽眾,通過與他聊天、講故事、朗誦詩歌等方法來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懷孕20周,胎兒的聽覺功能已經完全建立,母親的說話聲不但可以傳遞給胎兒,而且胸腔的振動對胎兒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孕婦要特別注意自己說話的音調、語氣和用詞,以便給胎兒一個良好的刺激印記。另外父親的男性低音是比較容易傳入子宮內的,是一種良性的音波刺激,不僅能增加夫妻間的感情,還能把父母的愛傳遞給胎兒,對胎兒的情感發育具有莫大益處。對話的內容不宜太複雜,最好在一段時間內反複重複一兩句話,以便使胎兒大腦皮層產生深刻的記憶。

視覺的訓練由於胎兒在子宮中層層設防的遮蓋,好似生活在一個黑暗的環境裏,所以胎兒的視覺較其他感覺功能發育緩慢。

懷孕27周以後,胎兒的大腦才能感知外界的視覺刺激。懷孕30周以前,胎兒還不能凝視光源,直到懷孕36周,胎兒對光照刺激才能產生應答反應。因此,從懷孕24周開始,每天定時在胎兒覺醒時用手電筒(弱光)作為光源,照射孕婦腹壁胎頭方向,每次5分鍾左右,以刺激胎兒視覺的健康發育。但切忌強光照射,同時照射時間也不能過長。

在進行胎教的過程中,應將上述的各種方法綜合應用,對胎兒進行教育、訓練、溝通和了解,對孕期中進行的各種胎教訓練,均應詳細地記錄下來,例如胎動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是大動還是小動,是肢體動還是軀幹動等等。經過一段訓練後,即可總結一下胎兒對某種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應或規律,這樣將有助於醫生對胎兒發育情況的了解,也有助於今後更加合理地對胎兒進行胎教。

胎教的鞏固時期

懷孕晚期,孕婦常常動作笨拙,行動不便,許多孕婦因此而放棄妊娠晚期的胎教訓練,這樣不僅影響前期訓練對胎兒的效果,而且影響孕婦的身體與生產準備。因此,孕婦在妊娠晚期最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運動以及對胎兒的胎教訓練。因為,適當的運動可以給胎兒軀體和前庭感覺係統自然的刺激,可以促進胎兒的運動平衡功能。為了鞏固胎兒在懷孕早期和懷孕中期對各種刺激已形成的條件反射,懷孕晚期更應堅持各項胎教內容。

此期胎教的內容主要是繼續鞏固妊娠中期的各種訓練。此階段,胎兒各器官和各係統發育逐漸成熟,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反應更為積極。例如,當用光源經孕婦腹壁照射胎兒頭部時,胎頭可轉向光照方向,並出現胎心的改變,定時定量的光照刺激是這個時期的一個胎教內容。

胎教是胎兒期教育的一種方法,是正規教育的輔助方法,具有理論依據與驗證,孩子的聰明與智慧,與懷孕時的胎教有關。胎教的方法很多,從始至終堅持胎教對夫婦雙方或孕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理由相信,每位計劃要小孩的夫婦,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愛、耐心與時間,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你們也一定能做到。

培養胎兒的綜合素質

對胎兒進行情緒胎教

孕婦在妊娠的全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保證胎兒在平和安靜的環境中穩步發育。情緒胎教法就是通過調節孕婦的情緒,使母親排除煩惱與憂慮,創造清新氛圍及良好心境的優生措施。通過媽媽的神經遞質作用,促使胎兒的大腦得以良好的發育。我國傳統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率先提出孕婦“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激會致“胎病”理論。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情緒與全身各器官功能的變化直接相關。不良的情緒會擾亂神經係統,導致孕婦內分泌紊亂,進而影響胚胎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造成胎兒畸形。因此孕婦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心境,盡量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注意培養心平氣和的心境而不要輕易動怒,學會以寬容的態度對人。

作為丈夫,在胎教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要為妻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孕婦從紛繁緊張的工作中回到寧靜的家中自然會頓感心情平和而愉快,從而使孕婦的心境保持最佳狀態。其次,要當好後勤部長,懷孕的妻子一個人要負擔兩個人的營養,而且生活非常勞累,這就需要丈夫關心妻子孕期的營養問題,如果營養不足或食欲不佳,不僅使妻子體力不支,而且嚴重地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再次,丈夫還應使妻子保持良好的心態,如陪同妻子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散步,妻子情緒不穩定時,丈夫要用風趣的語言及幽默的笑話寬慰及開導妻子。最後,丈夫應該和妻子共同進行胎教,胎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事情,丈夫對妻子的體貼與關心,爸爸對胎兒的撫摸與“交談”,都是生動有效的情緒胎教。

對胎兒進行習慣培養

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有的人習慣於早睡早起,而有的人喜歡晚睡晚起。那麼這些習慣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有人認為是兒童時期養成的,也有的人認為是出生後開始逐漸養成的。

為此,瑞典有一位醫生叫舒蒂爾曼曾對新生兒的睡眠類型進行了實驗,他把孕婦分為早起型和晚睡型兩種類型,然後對這些孕婦進行追蹤調查,結果證明:新生兒的睡眠類型是在懷孕後幾個月內由母親的睡眠所決定的,早起型的母親所生的孩子天生就有同媽媽一樣的早起習慣,而晚睡型母親所生的孩子也同其媽媽一樣喜歡晚睡。因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胎兒出生幾個月內,可能和母親在某些方麵就有著共同的節律了。

一個人的某些習慣是在母親本身習慣的影響下,而潛移默化地繼承下來的,母親的習慣將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習慣。如果有些母親本身生活無規律、習慣不良,那麼將來的胎兒也會有這些不良的習慣,因此從懷孕起孕婦就要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培養也具有良好習慣的胎兒。

對胎兒進行行為培養

孕婦的行為通過信息傳遞可以影響到胎兒,這一點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論述。明代一位醫生認為“妊娠以後,則需行坐端嚴,性情和悅,常處靜室,多聽美言,令人誦讀書,陳說禮樂,耳不聞非言,目不觀惡事,如此則生男女福壽敦厚、忠孝賢明,不然則生男女鄙賤不壽而愚頑”。可見古代時人們就已經懂得了母親的良好行為對後代的影響。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內就可以接受母親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婦女在懷胎時就應該清心養性、守禮儀、循規蹈矩、品行端正,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相傳周文王的母親在懷文王時由於她做到了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甚至坐立端正,以身胎教,因此文王生而賢明,深得人心。

我國古代的胎教理論為現代的胎教提供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被廣大的中外學者所重視。幾年前華盛頓大學醫院的精神病科醫生羅伯·克洛寧格,經過大量的調查提出一份報告,認為如果父母是罪犯,出生後的男孩即使給別人哺養,成長後犯罪的可能性比親生父母不是罪犯的人要大出4倍之多。克洛寧格還發現,父母親如果其中一位是經濟犯罪分子,那麼他們的兒子很可能也成為經濟犯罪分子。另外美國南加裏福尼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梅迪尼克耗時30年專門研究犯罪和家庭成員的關係,他研究了1447名丹麥男性,發現這批人中如果父母是經濟犯罪分子,那麼孩子成為經濟犯罪的可能性達到20%~24.5%,如果父母是清白公民,那麼這個比率將下降為13.5%。

由此可見父母的行為對胎兒的影響有多麼重大,因此,懷孕期的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哪怕是一點不良的行為也許都會給胎兒帶來一生的影響。

對胎兒進行記憶訓練

西班牙薩拉戈薩省一所胎兒教育研究中心對“腹中胎兒的大腦功能會被強化嗎”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胎兒對外界有意識的激勵行為的感知體驗,將會長期保留在記憶中直到出生後,而且對嬰兒的智力、能力、個性等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可以說胎教是教育的啟蒙。由於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接受母體供給的營養和母體神經反射傳遞的信息,使胎兒腦細胞在分化和成熟過程中不斷接受母體神經信息的調節與訓練。

西德一位醫生保羅·比庫博士曾經治療一位男性患者,當這位患者出現不安狀態時,全身就會出現暫時性發熱反應。為了查明發病原因,比庫博士采取催眠術將患者引入睡眠狀態。於是這位患者漸漸地回憶到了胎兒時期,回想起當時發生的重大事情。他講述胎兒7個月以前的情況時,語調平和神情也很自如,但是當他講述其後的情況時,突然出現嘴角僵硬、渾身顫抖、身體發燒,露出驚恐的神情。很明顯是患者回憶起了導致他出現這一症狀的胎兒期的體驗,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幾個星期後比庫博士走訪了患者的母親,據這位母親回憶說:在她懷孕7個月後曾經洗過熱水浴,試圖墮胎。母親懷孕末期胎兒的大腦發育已經基本完善,記憶儲存迅速增大,因此這位患者的母親在懷孕末期帶給胎兒的恐怖直到出生後仍難以消失。這位患者的發病症狀恰恰證明了胎兒期的潛在記憶對人的一生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以上的事實表明,胎兒並不是無知的生命,他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具有了,記憶力,因此,根據胎兒的這一能力進行及時合理的訓練,使其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對胎兒進行性格培養

母親的子宮是胎兒的第一個環境,小生命在這個環境裏的感受將直接影響到胎兒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如果這裏充滿和諧、溫暖和慈愛的氣氛,那麼胎兒幼小的心靈將受到同化,意識到等待自己的那個世界是美好的,進而逐步形成了熱愛生活、果斷自信、活潑外向等優良性格的基礎,反之,倘若夫妻生活不和諧,不美滿,甚至充滿了敵意和怨恨,或者是母親不歡迎這個孩子,從心理上排斥和厭煩,那麼胎兒就會痛苦地體驗到周圍這種冷漠和仇視的氛圍,隨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弱、內向等性格的基礎。顯然,這對胎兒的未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未來的父母應把握這一特點,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從現在起,盡力為腹內的小生命創造一個充滿溫暖、慈愛、優美的生活環境,使胎兒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一個好的開端。

人的性格早在胎兒期已經基本形成,這一點已被專家們所證實。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20世紀70年代初期一直被婦產科醫生用來防止孕婦流產的一些藥物如雌激素和黃體酮對胎兒的性格有著不良的影響,孕期婦女使用雌激素和黃體酮會使胎兒出現明顯的女性特征,表現為男性性格軟弱,很少有攻擊能力,而女性則更加女性化。而且還發現與孕婦的服藥量有密切關係,同時注射了黃體酮和雌激素的孕婦所生的孩子與隻注射黃體酮的孕婦所生的;陔子相比,前者比後者更具有明顯的女性特征。瑞典有一位名叫克列斯蒂娜的女嬰,她雖然長得健壯,卻不願吸吮母親的奶,母親把奶頭對著她時,她仍然把頭轉過去,她情願去吸別人媽媽的乳汁或奶瓶的奶,後來經過調查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嬰兒的母親在懷孕時打算流產,但因其丈夫執意不肯才勉強生下她,克列斯蒂娜在母親的腹中已經痛感到母親不希望生下自己,出生後就心懷不滿,因此拒絕吃媽媽的奶,對母親仍存有戒心。曾有一位在妊娠期間遭受雙重打擊的婦女,她於懷孕數周後被丈夫所拋棄,家庭負擔和經濟問題都擺在了麵前,常常為此發愁,當她懷孕到6個月時,在一次檢查中發現一側卵巢患有癌前囊腫,需要立即手術切除,醫生建議她流產,但她毅然拒絕,為了孩子她做好了冒任何風險的準備,最終這位婦女生下了一個完全健康的胖兒子。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孕婦是由於激素分泌異常而影響胎兒性格的形成的,當孕婦服用了這些激素或因為精神狀態、情感、行為、意識等因素引起這些激素的改變時,即可影響到胎兒。同時胎兒能敏銳在感知母親的思維心理活動以及母親對自己的態度。如果母親是一位熱愛胎兒的人,不論在任何不良環境中都能夠表現出堅強的個性,那麼母親堅強的性格就會感染胎兒使其同母親一道戰勝困難,並從中得到性格方麵的鍛煉。性格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人生的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母親的子宮是胎兒的第一個環境,小生命在這個環境裏的感受將直接影響到胎兒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在懷孕期注重胎兒性格方麵的培養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對胎兒進行運動胎教

胎教理論主張適當對胎兒進行運動刺激,動作的協調和敏捷的鍛煉,能促進大腦的發育。經常撫摸胎兒,幫助胎兒做體操,可以激發胎兒運動的積極性,促進胎兒智力發育,增強胎兒出生後的活動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凡是在子宮內受過運動訓練的胎兒,出生後翻身、爬行、坐立、走路及跳躍等動作的發育均明顯早於一般的孩子。因此對胎兒進行運動胎教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何對胎兒進行運動胎教呢?父母應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撫摸胎兒此法可於妊娠3~4個月開始,孕婦平臥在床上,全身盡量放鬆,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摸,然後用一手指輕按一下腹部再抬起,胎兒能馬上做出反應。胎兒的反應速度也有快有慢,有的要用幾天才能做出反應,如果遇到胎兒用力掙脫時,應立即停止,等過一段時間後,胎兒對母親的動作熟悉了,母親用手按壓撫摸,胎兒就會主動迎上去,要求“玩耍”。開始時動作要輕,時間要短,當胎兒適應後,可稍延長訓練時間,每次以5分鍾為宜。到了妊娠6個月以後,可以輕輕拍打腹部。到妊娠7~8個月訓練高峰時,已能分辨出胎兒的頭和肢體了,可以輕輕推著胎兒在宮內“散步”,但每次也不能超過10分鍾。如遇到胎兒“發脾氣”或“撒嬌”時,母親也可以用愛撫的動作來安慰胎兒,胎兒過一會就會安靜下來。訓練時手法一定要輕柔,一定要堅持每日進行。另外在妊娠早期和分娩前期,由於胎兒不宜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所以最好不要進行此法。

踢肚遊戲父母要常和胎兒做遊戲,這樣有助於出生後孩子站和走的發展,使孩子身體靈敏、健壯,嬰兒在出生時大多數拳頭鬆弛,啼哭不多。當胎兒踢肚子時,孕婦輕輕拍打被踢部位幾下,胎兒就會停下來,一兩分鍾後,胎兒會在拍打部位再踢,這時孕婦要改變部位再輕輕拍打腹部幾下,但要注意改變的部位離上一次被踢部位不要太遠,一兩分鍾後,胎兒會在改變後的部位再次踢。每天可進行兩次,每次數分鍾。要選擇胎兒精神狀態良好時進行,作丈夫的也可以協助妻子來完成。

另外,孕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體操,進行適當的鍛煉,不僅有利於孕婦的身心健康和分娩,而且能使胎兒的身心得到良好發育。

對胎兒進行美感熏染

美感即是對美的感受與體會,“美”所包含的內容很廣,如造型藝術的美、文學藝術的美、大自然的美等。從豐富孕婦的精神生活來講,主要是要學會欣賞美、追求美和把握美,使之提高孕婦的美學修養,獲得美的享受,從而熏染腹內的胎兒,這也是胎教的重要內容。

由於大自然的美更貼近生活實際,因此對孕婦來講,欣賞大自然的美是一種既簡單又方便的對胎兒進行美感熏染的方法。大自然是無限美妙的,自然美包括日月星雲、山水花鳥、草木魚蟲、園林田野等,孕婦欣賞這些美景,可以大開眼界,增長知識,同時又是一種娛樂,還可以增加自己的美感,從而影響到胎兒。但由於孕婦的特殊生理條件,不可能去登臨巡禮,湖海浪遊,但隻要孕婦注意美的熏染,在小小的庭院之中也照樣可以欣賞到自然的美景。如在居室之中擺幾盆鮮花、喂養幾尾金魚,在庭院養種一些綠草、栽植幾株花木等;每遇節假公休時,在丈夫的陪伴下信步於街心綠地,邀遊於清爽公園,或外出郊遊等;在農村地區,春天風和日麗,萬物爭榮;金秋季節,天高氣爽,碩果累累,並有草地、樹林、山峰、池塘等景物,隻要有了審美的眼光,一切都能使孕婦賞心悅目,每時每刻都給人們注入青春的活力,增添精神營養。由於美的熏染,孕婦腹內胎兒的靈性也得到了陶冶,有利於胎兒朝著孕婦期盼的目標健康發育成長。

對胎兒進行學習胎教

研究實踐證明,胎兒是有學習的能力的。雖然胎兒的大腦猶如一張白紙,對外界的信息是沒有什麼難易之分的,好奇就接收,厭煩就一概拒絕,但是隻要父母有選擇地挑一些有趣的話題通過感官和語言傳遞給胎兒以刺激胎兒的思維和好奇心,就能鍛煉胎兒的學習能力。

可以利用彩色卡片學習語言和文字。首先可在卡片上寫一些簡單的漢語拚音如“a、o、e”等,如教a這個漢語拚音時,一邊反複地發好這個音,一邊用手指寫它的筆畫,這時最重要的是通過視覺將“a”的形狀和顏色深深地印在腦海裏,因為這樣一來你發出的“a”這一字母信息,就會以最佳狀態傳遞給胎兒,而通過發音也可將信息傳遞給胎兒,從而有利於胎兒用腦去理解並記住它。漢語拚音韻母教完後,可以接著教聲母和簡單的漢字,如“大”“小”“天”“兒”等。女口果父母想從小發掘胎兒的外語天賦,也可教胎兒26個英語字母,先教大寫,然後是簡單的單詞。在教胎兒學習時,母親要用真摯的感情和耐心,切忌急躁,敷衍了事。

可以利用彩色卡片學習數字。同學習語言和文字一樣,數字的學習也是通過深刻的視覺印象將卡片上描繪的數字、圖形的形狀和顏色,以及你的聲音一起傳遞給胎兒。但要注意不要以平麵的形象而要以立體的形象傳遞,例如光是“1”這個數字,即使視覺化了,但竅門在於加上由“1”聯想起來的各種事物,如“豎起來的1支鉛筆”、“1根電線杆”等讓“1”這個數字具體又形象。在教“2”這個數字時,你可以想象“浮在水麵上的天鵝的倩影”和“發條的一端加上一根橫棍兒”的樣子,盡可能從身旁的材料中找出適當的例子來。這樣既生動又形象的方法有助於加深胎兒的記憶。學完數字,可教胎兒學做算術,此時也要注意將有立體感的形象,也就是將三維要素導人胎教中去,例如教1加1等於2的時候,可以說“這裏有1個蘋果,又拿來了1個蘋果,現在一共有2個蘋果了。”

學習圖形。同前兩種方法一樣,先用彩筆在卡片上描繪出圓形、方形、三角形,將其視覺化後傳遞給胎兒,並找出身邊的實物來進行講解。

學習生活常識和自然知識。做菜時,可以講述有關炊具和烹調的方法,通過視覺將菜的顏色“告訴”給胎兒,通過嗅覺將菜的氣味轉達給胎兒。讓胎兒預先掌握生活中的智慧和一般常識,以便出生後對日常生活的事物更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