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和遺傳基因是一種叫作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化學物質,構成這種物質的氧和氫的排列稍有差錯,遺傳基因所具有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
由於(DNA)為化學基礎所組成的遺傳因子,是遺傳的基本單位,是人體產生狀態特征、生理特征、生物特征或免疫特征的內在因素,它可以複製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人的基因是從上一代傳下來的,父母雙方將遺傳因子,即基因,傳給子女,以保持父母子女間的遺傳性。
如果父母雙方發現某一方遺傳基因出現問題,應該終止妊娠終身不育。
維多利亞女王家族的故事
在19世紀,英國有一位名叫維多利亞的女王,她一共生了4個兒子,5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叫利波爾德的兒子得一種病,平時稍不當心被磕碰後,會出現皮膚青紫,長時間不退,如果碰破了皮膚,就會出血不止,能持續幾天甚至幾個星期,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血友病”。利波爾德身體很虛弱,結婚後不久就死了。維多利亞的一個女兒愛麗絲公主嫁到雅典王室,生了一個兒子叫魯伯特,也得了與他舅舅相同的病。維多利亞女王的3個女兒和3個外孫女,分別嫁給了德國、俄國和西班牙的皇帝或國王等,在她們的後代中竟有8人得了血友病。特別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愛倫公主,她與自己的表哥——德國皇帝腓特拉三世的兒子結婚,所生的3個兒子中竟有兩個得了血友病。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與維多利亞女王有血親關係的歐洲幾個國家的王家裏,四代人37個子孫,其中竟有10個王子王孫得了血友病。有的兩三歲就有出血症,有的到青少年時期才表現出來,這種病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往往這些患童活不到成年便夭折了。
蟹腳家族的滅絕
在美國,曾有一個家族成員均手腳畸形,他們的手和腳的指頭都呈鉗形,像螃蟹一樣,被稱為蟹腳家族。這個家族先後繁衍過二百多人。
蟹腳家族的祖先是一名英國婦女,是1800年從英國移民到美國紐約的。因患梅毒,生下一個手腳畸形的男孩。這個孩子長大結婚後,所生的子孫又都是蟹腳人。
因為手腳畸形,被社會厭惡,受到人們的歧視。後來整個家族遷入避難穀,不再與世人往來。
有一次,蟹腳家族有人生下一個手腳和正常人一樣的男孩,長大成人,離開家族到外麵謀生。後來跟一個正常女人結了婚。當他們生下孩子時,又是一個蟹腳人,他的妻子又氣又急,一怒之下,將孩子摔死,孩子的父親不久也跳樓自殺了。
這個悲劇傳到避難穀,整個蟹腳家族都很悲傷,他們發誓不再結婚。就這樣整個家族的人一個個老死,直到全家族滅絕。
“猴娃”的故事
有一對夫婦,男主人姓周,女主人姓陸。他們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婚後兩人相親相愛、感情很好,盼望著早日生一個健康聰明的胖娃娃。妻子懷孕了,夫妻倆歡天喜地。誰知生下孩子一看,夫妻倆的心涼了半截。孩子的模樣很特別,頭顯得很小,額頭很低,脖子很短,尖嘴猴腮,除了沒有尾巴,沒有全身長毛以外,舉止長相都像一隻猴子。夫婦倆很苦惱。“猴娃”走路時手腳同時著地爬行,後來雖學會用兩隻腳走路,但走路時兩隻胳膊必須先在前麵擺動。他不喜歡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總鼓攀上爬下,就是在樹上翻來躍去。他不會說話,隻會發出“咯咯”的叫聲;聲;吃飯不用筷子,隻用手抓;不穿衣服,穿上衣服就被他撕爛。“猴娃”嚴重智力低下,無法到學校念書。父母帶他到醫院看過,醫生們表示無能為力。
更不幸的是當這對夫婦生了第二個孩子時,發現仍然是個“猴娃”,體弱多病,5歲時死了。兩個“猴娃”的出生使夫妻感情惡化,終於不得不離婚而另組家庭。奇怪的是,當他們另組家庭後所生的孩子,都生長發育正常。
專家們對此有不同的解釋,但真正原因還未搞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配偶選擇不適當,會生下不正常的孩子。
遺傳性疾病的特點
有一些疾病是屬於遺傳性的。遺傳性疾病都有以下特點:
①先天性。由於發病的原因是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的突變,造成胚胎時期或胎兒發育早期即已形成這種疾病,所以嬰兒在出生時早已患病。
②終生性。這類疾病大多數終生難以治愈,如先天愚型、白化症等。此外,有一些疾病若能早期診斷及治療,可緩解症狀或避免發病。如苯丙酮尿病的病人,若能在出生後3個月內確診,6歲前堅持低苯丙氨酸飲食,就能避免智力發育遲緩的現象發生。
③遺傳性。患這種疾病的患者,如果婚後生育兒女,可能將致病基因傳給後代。由於致病的基因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所以疾病的遺傳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白化症可以是代代相傳或隔幾代才發病;多發性、家族性直腸息肉症、遺傳性舞蹈病等是男、女都可以發病的;血友病、紅綠色盲等是“傳男不傳女”的伴性遺傳。後代如果是男性則發病,而其後代如是女性則不發病,女性為遺傳基因攜帶者。
先天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的特點之一是其具有先天性,即此類疾病是與生俱來的。但不是所有與生俱來的疾病都是遺傳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是生下來就存在的,其中大多數表現為身體外部形態及內髒器官發育不正常,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例如:
母親在懷孕頭3個月內感染了風疹病毒所引起的胎兒先天性心髒病或先天性白內障,就不是遺傳病。而是因為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這類病是不會傳給後代的,所以不是遺傳病。
遺傳性疾病,是由上一代遺傳給下一代的,是由於遺傳基因的遺傳起作用。有的遺傳病並不一定一生下來就表現出其症狀,而是在到達一定年齡時才發病。如遺傳性肌緊張症一般在青春期因受寒冷的刺激才發病。又如遺傳性小腦性運動失調一般要到35~40歲才發病。
雖然先天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不是同一類疾病,但兩者之問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兔唇與齶裂
兔唇是由三片嘴唇組成,上唇裂開,醫學上稱之為唇裂。還有的人不隻是上唇裂開,上齶也裂開,稱為齶裂。上齶裂有單純齶裂開,或軟硬齶全裂開與鼻腔完全相通,齶裂俗稱為“狼咽”。兔唇與狼咽可合並存在,也可各自分別存在。這種缺陷不僅影響容貌外觀,還影響語言、吞咽。嬰兒時影響吸吮,吃飯時易發生吸入氣管而嗆咳,引起肺炎和中耳炎。
兔唇和齶裂屬於遺傳病之一,是一般染色體隱形遺傳物,它的遺傳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也稱多基因遺傳病。雖然父母外觀正常,但帶有其中基因時可以生出兔唇或狼咽的子女,近親結婚的子女中發病率更高。
多基因遺傳病,往往是環境與遺傳兩方麵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應當重視環境因素,如妊娠最初的3個月內,胎兒器官形成期內,因營養缺乏,感染風疹、流感、單純性泡疹等病毒,都可發生。因此應注意早孕期保健。
先天性愚型的產生和表現
先天性愚型綜合征也叫做21對3體綜合征,屬於染色體病的一種。人類的染色體應是23對,46條,當第21對染色體不是2條,而是3條時,稱為21對3體。它產生的原因,一般是由於卵子在發育過程中染色體未分離,異常的卵子與正常的精子結合後,形成多一條第21號染色體的狀況,此類情況多發生在高齡孕婦的妊娠中。
先天性愚型是常見的先天性智力低下的遺傳病之一,患者呈特殊麵容,短小頭型,眼間距寬,眼外側上傾,鼻根塌平,額窄,舌喜外伸,指短,小指內彎,中間指骨發育不全,掌紋隻一條呈通貫手,肌張力低,關節過度屈曲,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離較遠。患兒的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坐、立、走都比一般孩子晚,隻會說單音節語言,如爸、媽等,缺少抽象思維能力,男性患者有隱睾,常常不發育,患者皮膚處理有典型變化,取血作染色體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遺傳病的預防
①實行優生保護法:對凡是能導致或可能導致其後代發生先天性異常疾病者,均應避免生育。
②避免近親結婚:近親結婚所生的子女會增加一些遺傳病的發生率。如“肝豆狀核變性”病人,非近親婚配後代發病率為1/4000萬,而近親婚配後代發病率為1/64.此外,近親結婚所生的子女的智力差比非近親婚配子女高3.8倍。
③避免高齡生育:生育年齡不宜超過35歲。
④遺傳谘詢:有以上情況者孕前或妊娠後應及早進行谘詢。高齡,女35歲以上,男在45歲以上。有遺傳病家族史。夫婦一方有遺傳病或是染色體畸變的攜帶者。有生育畸形兒史。有多次流產或胎死宮內史。有接觸致畸物質史,如接觸放射線、同位素等。早孕期有病毒感染史,如感染風疹、流感等。
⑤產前診斷:采用羊膜腔穿刺抽羊水檢查、B型超聲掃描、胎兒鏡檢查對有特征的孕婦作胎兒產前診斷。
⑥及時終止妊娠:在產前診斷中如發現有嚴重疾病時要及時終止妊娠。
遺傳病能不能治療
遺傳病目前發現已有4000餘種,表現各不相同,到目前為止,很多遺傳病仍無治療方法,如先天愚型等遺傳性疾病。
僅有少數的遺傳病研究出了治療方法。如采用手術方法治療唇裂、齶裂;對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症的患者,定期給予大量的丙種球蛋白;對肝豆狀核變性,由於這是一種銅代謝紊亂的遺傳病故要采取低銅飲食,並用二巰基丙醇等能促使銅排泄的藥,控製疾病的發作。再如苯丙酮尿症,表現為毛發及皮膚顏色變淡,最後可以發展為智力低下。現在有辦法可以早期確診,立即通過飲食調節治療,控製疾病的發展。
總的來說,對遺傳病的治療方法和種類有限,治療效果還很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我們應把重點放在避免遺傳病的發生上,普及遺傳方麵的知識,加強遺傳谘詢,防止近親結婚,做好婚前檢查,避免和減少遺傳病兒的出生。
遺傳性疾病的遺傳方式
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主要有3種:
(1)單基因病的遺傳方式:
由單個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這類疾病由於致病基因位於某一般染色體或在性染色體上,故表現的遺傳病有的與性別有關,有的則無關。可分4種形式存在:
①一般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視網膜母細胞瘤、遺傳性結腸多發性息肉、遺傳性進行性舞蹈病等。
②一般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進行性營養不良症、垂體侏儒症等,一般近親結婚得病機會多。
③性連鎖顯性遺傳病:如無汗症、抗維生素D佝僂病,可發生在男孩身上,也可發生在女孩身上。
④性連鎖隱性遺傳方式:如色盲、血友病、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症等。
由於這4種形式疾病的致病基因有顯性的和隱性的不同,所以有的可表現為遺傳病,有的僅為有病基因攜帶者。
(2)染色體病的遺傳方式:
大部分是因親代的生殖細胞在發育中發生畸變,而小部分是因為雙親中有染色體平衡易位,傳給後代所致。
(3)多基因遺傳方式:
指二對以上的基因發生異常引起的疾病,此類疾病常與環境因素造成染色體的損害有關。
遺傳與優生環境
人類的體質、生理智能許許多多的方麵都離不開遺傳因素,由父母遺傳而來,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這也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可以見到一種現象,在一個家族中,父母的個子都很高,但他們的子女的個子並不高;夫妻個子都較矮但其子女個子並不都矮,反而有的都很高;如果夫婦倆一個矮,她們的後代可能多會參差不齊,高個矮個都有。大家都知道身高與父母遺傳很相關,可是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呢,因為身高是受多種基因控製的,如環境因素、營養條件、生活習慣、工作性質等多方麵因素都會影響到人身高的發育。像我們鄰國日本人,在過去年代中他們身高普遍都比我國人矮很多,但在近年觀察,日本人的身高已大大超過他們雙親,這也說明了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關係。有關專家評價為遺傳+環境=個體。
當然,環境對遺傳的影響也不是平分秋色的,某些遺傳性是很穩定的,如:血型、指紋等是不可改變的,又如精神分裂症、哮喘患者環境因素作用占20%,遺傳效應占80%,也有的兩者占比重差不多。
總之,我們希望盡量利用外環境條件來補救遺傳缺陷,防止環境因素造成的身心缺陷。
遺傳與智商的關係
事實證明,遺傳與優生優育密切相關。智商與才能與遺傳也是不可分割的,是客觀的存在。
目前通常使用的智商測量標準為,“200分”製,即最高分數是200分,最低為是90~110分者均屬於正常智力的範圍,120~140分都為高智商人,155分以上的則是絕頂聰明的人,常稱人才分數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的為智力低下,一般都是由某些原因引起的。如智商在50~70分者屬於愚笨,25~50分者為癡呆,0~25分者為白癡。
智商與遺傳的關係,常規下高智商父母的子女智商往往也比較高,顯示比較聰明,反之亦然。
在臨床上據統計觀察,父母的智力高,孩子智力也較高,父母智力在中等,孩子往往也如此,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表現智力發育不全或精神缺陷約占59%。
遺傳固然重要,但後天因素,如社會環境的影響和自身的努力,對智商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後天的教育、訓練和營養等因素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總之,確實高智商離不開遺傳的基本要素,後天因素則是智商發展的根本,使孩子的智力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展。
優生始於擇偶
隨著人們對優生學認識的深化,對配偶的選擇已不局限於品貌端莊、身體健康,而是更加重視遺傳素質和其他的因素。因為擇偶不僅僅是男女的結合,個人的幸福問題,而是關係到後代的素質和民族的強盛。所以說,青年男女選擇對象是很需要有科學性的。
那麼選擇什麼樣的對象最佳呢?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從優生的角度,科學地擇偶,對您後代的智能、體格等各方麵會更加有利。希望廣大青年朋友們能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家庭史
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有遺傳病,那麼他們的子女或部分子女就會承襲該遺傳病,而且還會按遺傳病規律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比如,一個母親如果患了“先天性肌強直”,到了第四代時就有10個患此病者,到了第五代就會增加到19名患者。有人調查了近50萬人,發現智力低下、癡呆、白癡和精神病4種遺傳病中,父母都患病者所生的子女發病率達73%,如果父母一方患病者子女患病率達39.4%,而父母均無病的子女發病率隻有0.25%。有的人表麵上和正常人一樣,但卻帶有遺傳病的基因(隱性遺傳),雖然本人不發病,但可以遺傳給下一代,使其發病。因此青年男女在選擇對象不但要注意對方已經表現出來的遺傳病基因症狀,還要注意到遺傳病攜帶者。可以通過觀察對方家庭中是否有遺傳病患者,或者雙方本人通過醫學診斷,如果是遺傳病基因攜帶者,就不要選擇。
擴大擇偶區域
過去由於人們對優生科學不夠了解,思想比較愚昧,認為親上加親是最好的姻緣。於是一個個狹窄的通婚圈造成了一幕幕的人間悲劇,實在讓人觸目驚心。我國雲南境內的基諾族,有許多村落由於他們世世代代有近親通婚的習慣,人口一直不蕃。曆史上曾相當聞名的少妞上塞,如今隻留下一座空空的宅基。在厄瓜多爾多亞遜地方,居住著與世隔絕的阿烏卡人。由於他們隻能在近親內結婚,因而造成種族退化,瀕於滅絕。在他們中間,先天不足,智力低下,矮子、多指(趾)等畸形到處可見。這是由於近親結婚,夫妻二人攜帶有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故而造成子代發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證實,近親結婚子女患智力低下、先天畸形和遺傳性疾病要比非近親結婚子女高150倍,近親結婚子女的死亡率是81‰,而非近親結婚子女的死亡率隻有24‰。
所以說,在選擇對象時要盡可能地擴大區域範圍,可以跨縣、跨市、跨省、甚至跨出國籍(當然這隻能是少數人)。社會上曾流傳說:“南方人和北方人結合所生的孩子聰明。”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優生理論認為:血緣關係越遠的婚配,他們之間相同的致病基因越少,其後人患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很少。因此,他們所生的後代多數比較聰明且身體健康。
無性病
有些性病如梅毒、淋病等不但對人體健康有害,而且能夠直接影響後代健康,必須加以重視。例如:如果一方患梅毒病,婚後通過性生活就會傳染給對方使其患病,當婦女懷孕時,那麼梅毒螺旋體就會通過胎盤侵入胎體,造成流產、早產、死胎或出生後造成先天性梅毒兒。還有,淋病會引起新生兒膿眼病,致使患兒失明。這就要求在擇偶的時候,要盡量選擇身體健康無性病的人為伴,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
取長補短
二個人的智慧與能力是與遺傳有關的,因此選擇配偶最好在智力和能力方麵的差項中以不相同為好。比如:一位女性的文學水平較高,語言表達能力強、或擅長音樂、舞蹈,那麼她就應該選擇一位數學能力強,具有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分析思維能力的伴侶,這樣的互補比較好些。我們知道孩子的特點來自於父母的遺傳,父母將自己各自的優秀基因遺傳給後代,使其子代獲得父母各自一半的優勢而變得更加聰明。同時在胎兒期及出生後,父母還可以利用名的所長,對胎兒和出生後的孩子施之以教育,豈不更好?此外我們每個人的外表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的美、有的醜、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白、有的黑等等,各自都存在著某些不足,那麼選擇對象的時候也要全麵比較一下優、缺點,盡量做到“取長補短”。比如:長相差一些的可以選擇長得漂亮一些的,身材矮小的可以選擇身材高大些的,較瘦的人可以選擇較胖的人。這樣就可以彌補雙方某一方麵特征的“缺陷”,使其子代能較為均衡地發育。
優者配優
積極優生學認為,若優秀者與優秀者相婚配,會使後代一代更比一代強,從而培養出更優秀的人類個體。從古今中外的優秀家族的家族史中不難看出,如世界聞名的巴赫家庭8代136人中,就有50個男人是著名的音樂家。
我國南北朝著名的科學家祖衝之,他的兒子祖恒之、孫子祖皓都是機械發明家,又都是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還有人發現年齡與後代智能有著很大關係,他們認為父親年齡在30~40歲、母親的年齡在25~29歲時出生的孩子優秀者最多。
因此在基本條件都比較好的情況下,應在文學水平、數學能力;音樂、體育、觀察能力、邏輯思維等各種能力方麵選擇與自己同樣優秀之偶,才有可能生育出較自己更為優秀的後代。
必須婚前體檢
婚前體格檢查關係到我們每一個家庭的幸福,關係到後代的聰明、健康,是提高人口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
早在1963年,歐美許多國家已經把婚前檢查列入衛生係統而加以重視。日本則通過法律規定:男女雙方結婚時,必須互相交換健康證明方可成婚。我國醫療部門設有婚前檢查門診,對履行結婚手續的男女雙方進行規定的體格檢查,從中發現了不少遺傳病,傳染病和一些影響婚育的疾病。據上海市對10個區婚前檢查的一項統計表明,在調查的11232人中,其中40人患有癡呆、癲癇、畸形、低智能、精神病等遺傳病或不宜結婚生育的疾病,比例高達0.36%。試想,如果沒有婚前檢查這一關,那麼還不知道有多少不健康的孩子出生,給多少家庭帶來不幸,給國家增添多少負擔。
因此,婚前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我們國家提高民族素質的一項措施,也是保證我們每個家庭幸福的重要措施,有百利而無一害。
檢查的好處
①通過婚檢全麵了解男女雙方的健康狀況。
如果發現一方患病可以及早治療,如果發現有礙婚育的遺傳病,勸阻不要結婚或不要生育。對有生理缺陷、影響婚後正常性生活者,可以用手術或藥物治療,以免婚後才發現,影響夫婦感情或造成家庭糾紛,使雙方精神遭受痛苦。
此外,在婚前檢查的同時,醫生還可以對青年男女進行有關婚後性生活方麵(性知識、計劃生育、優生)的知識指導。
上海某醫院曾為一社會性別為“男性者”作了矯治手術,恢複其生物學上的女性性別,結果婚後兩年生了一個健康女嬰。
②有利於生育健康的後代
天下父母,誰不想生一個健康、聰明、活潑、可愛的孩子?尤其現在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孩子就更是如此。但是有些問題在懷孕時很難知道,比如:夫妻有一方是遺傳病攜帶者,其本人不發病,但是所生的孩子就有可能發病。凡是這樣的父母,通過婚前檢查可以查出,並根據這種遺傳病的遺傳規律和方式,估計子代發病率有多大,從而向男女雙方進行指導,告訴本人應該怎麼辦。這樣,就可以減少身體不健康或智力有問題的孩子出生,不但減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而且可以防止這些遺傳病在家庭中延續,對我國民族興旺發達有很大的好處。
檢查的主要內容
它包括對男女雙方疾病史的了解和進行係統的體格檢查。
①家族史。
對三代以內直係、旁係親屬的健康情況的詢問,尤其是遺病、精神病和傳染病史等。
②血緣關係
了解是否近親婚配,如果是,則不可以結婚。
③健康狀況
患有心、肝、肺、腎病或高血壓急性期,待病情痊愈後方可結婚。患有先天愚型嚴重的精神病、麻風病、梅毒和紅斑狼瘡者應該禁止結婚。
④生殖器官
判定是否有嚴重的生殖器官的畸形和異常。患有無法矯正的殖器畸形的人,不宜結婚,因為這些患者婚後不能進行正常的怊活會造成婚姻不協調,甚至導致離婚。
總之,欲婚男女進行婚前檢查,可使雙方都真正了解是否健康。同時,醫生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向男女青年講解生理知識,宣傳優生優育知識以及性生理、性衛生等保健知識。故欲婚男女青年,應該本著科學和坦誠的態度,認真回答醫生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並積極地虛心地進行求教。
最佳婚育年齡
我國規定的結婚年齡是:男不低於22周歲,女不低於20周歲,但並不是說到了這個法定年齡一定要結婚。提倡晚婚與《婚姻法》的規定並無矛盾。青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是勤奮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的良好時機。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工作,男女青年自覺晚婚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晚婚晚育會不會造成難產?會不會影響後代的智力發育或使後代體質下降?什麼年齡生育最合適?這不僅是青年男女所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們的家長和整個社會所關心的問題。產科臨床經驗證明,分娩是否順利主要取決於產力、產道和胎兒三個方麵,年齡雖有一定影響,但不起直接作用。產力是指子宮收縮力,最主要的產力異常是指子宮收縮乏力;產道包括骨產道和軟產道,產道異常主要是指骨盆狹窄;至於胎兒方麵則胎兒的大小與胎兒在子宮裏的位置起決定性作用。有科學實驗證明子宮收縮力在20~30歲間無明顯差異,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產道方麵骨盆的變化不顯著,然而35歲以後骨盆韌帶的鬆弛性、骨盆底和會陰肌肉的彈性有所減弱。胎兒位置與年齡無關,但胎兒大小卻有隨年齡增長而有減小的傾向。上海市普陀區3915例初產婦分娩情況調查資料證實,手術產的發生率在20~24歲與25~29歲組相近,各占24.75%及22~38%,30歲以後有上升趨勢,35歲以後占53.57%。從優生角度來看,過晚生育,特別是超過35歲,後代的體質和智力可能較差,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和圍產兒死亡率也會增高。國家提倡晚婚晚育,並不是鼓勵越晚越好,一般認為25~29歲是最適合的生育年齡,不但不會增加難產率及影響後代的健康和智力,而且對青年個人、家庭和國家都有利。
結婚後何時生第一個孩子好呢?由於夫妻雙方的年齡、經濟狀況、身體狀況等不同,當然應該因人而異。當然,這些條件當中點重要的是妻子的年齡。
女性的年齡直接關係到胎兒及分娩情況。因此,在女性身體最健壯的25~26歲時生第一胎,是比較理想的;如果做不到,最好爭取在30歲前生第一胎。
製定計劃時,要選擇嬰兒和產婦容易度過的季節,即分娩期。
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的負擔也逐漸加重,所以應選擇使懷孕後期容易度過的季節。酷夏和嚴冬當然都不好,秋天也不太合適,因為經過炎熱的夏天,體力消耗比較多,再來完成分娩運件大事,對孕婦身體很不利。一般來說,1~5月份分娩最好,左候適宜,哺育嬰兒也容易。當酷夏到時,母親和孩子都已積攢了體力,也就不致發生什麼問題了。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非要照此辦理不可。
最佳懷孕時機
選擇適宜的受孕時機,也是生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何時受孕比較合適呢?
婚後經過一段時間,雙方在生活習慣、愛好等方麵都彼此適應了,感情也更深厚甜蜜,如果正值女方最佳生育年齡,那麼寶寶就可以在夫婦的安排下孕育了。為了確保受孕成功,就必須注重選擇合適的受孕時機。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注意:
從新婚開始測基礎體溫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每天清晨未起床前,女方應先用體溫計測量一下基礎體溫。在堅持每天測量的基礎上掌握體溫下降和複升的時間,以確定排卵的日期,並及時提醒丈夫(女方一般應測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基礎體溫的測量和記錄方法是:
①早上醒來後,在身體不動的狀態下,用溫度計測出體溫(以口腔溫度為準)。
②將測出的體溫數標在基礎體溫圖表上。
③將一段時間的體溫數用線段連接起來,形成曲線,由此曲線可以判斷出是否正值排卵期。
④每日要在同一時間測量。
女性的基礎體溫是對應月經周期變化的,這是因為孕激素的作用。孕激素的分泌活躍時,基礎體溫上升;孕激素不分泌時,則出現低溫。正常情況下,從月經開始那一天起,到排卵的那一天,因孕激素分泌很少,所以一直處於低溫,一般為36.2℃~36.5℃;排卵後,空卵泡分泌孕激素,基礎體溫猛然上升到高溫段,一般在36.8℃=左右。
可以把從低溫段向高溫段移動的幾日,視為排卵日,這期間同房,容易受孕。
在排卵期前應減少同房的次數
這可使男方養精蓄銳,以產生足夠數量和質量的精子。有些地區因落後的習慣勢力影響,講究在女方月經期同房,認為這樣受孕會保險一點。其實這是不符合女方生理特點的,不但不會使女方懷孕,反而會使細菌乘虛而人,給女方生殖器官造成炎症,結果隻能是影響正常排卵,根本不能保證不要受孕。
注意衣服穿著
在計劃受孕的日期以前(指女方排卵期以前),男女雙方均均不要穿緊身褲,如尼龍褲、牛仔褲等。因為這些織物透氣性差,容易給病菌形成滋生地,使女方陰道炎症增多,直接影響受孕成功。男方則易使睾丸壓向股溝管,增加睾丸的溫度,使其生精功能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受孕,畸形兒或有先天性缺陷的嬰兒出生率會有所增高。
注意環境、心理因素
我國古代對胎教、對受孕時雙方的情緒和環境都很重視,指出天氣陰冷、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齷齪濕地、荒涼野地,或者是男女心情不佳、悲傷淒慘、驚恐痛苦之時,均不利於受孕。而夜深人靜,居室清潔,心境恬和、恩愛纏綿之時,則被認為是最好的受孕時機。這可能是因為良好的心情和外界條件能對夫婦產生較好的心理暗示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總之,隻要夫妻是在思維、語言、情感諸方麵都達到高度協調一致的時候同房受孕,出生的孩子就會集中雙親在身體、容貌、智慧等方麵的優點。事實證明,智力活躍、身心健康的嬰兒,一般不會脫胎於酗酒、嗜煙、愛吵架、沒修養的家庭。同時,智商較高的兒童的父母常常是文明的,彼此情投意合、互相體貼關心的。在這種情況下受孕的胎兒,質量自然會好了。
準確選擇排卵期判斷月經周期中容易受孕的階段,對女性而言,無論是希望受孕或者要求避孕都是非常有用的。在每個月經周期中,可能懷孕的時間僅5天左右。女性生殖細胞卵子在輸卵管裏的壽命僅12~36小時。即便精子處在良好的宮頸黏液環境中能存活3~5天,受孕通常也隻能發生在性交後的24小時裏。
排卵往往發生在婦女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大多數正常的育齡婦女,其月經周期都有一定的規則。月經不規則多見於青春期、中年以後及分娩之後的階段,也見於情緒緊張、旅行、疾病和營養不良的時候。如果您能記錄下月經周期中出現的一些現象,經過一段時間,您就能觀察到自己月經周期的類型,並能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最佳的受孕時機。也就是說,您會選擇在排卵的階段性交。
很多症狀和體征能夠反映出婦女體內的排卵現象。這些症狀和體征主要有:周期的長短,宮頸黏液的變化,宮頸本身的改變,基礎體溫的上升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物理性狀的變化等。
月經周期的長度
我們已經知道,女性的月經周期並不完全相同,多數在25~35天,排卵則發生在下次月經周期前14天左右。當自己的月經期一般在27~34天之間時,您就可以推算出排卵期,以27-14-13,以34-14-20.那麼,每個月經周期的第13~20天便是您最易受孕的階段。
宮頸黏液的變化
在排卵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不斷增加。雌激素促進宮頸分泌出潮濕、滑潤、富有彈性、清亮或白色的黏液,猶如雞蛋清狀。這些黏液會經陰道流出,隻要留意,就很容易學會觀察和體驗。這類黏液的分泌可以過濾異常精子,為健康的精子提供營養的通道,引導精子經過宮頸、子宮進入輸卵管。所以,這類黏液也稱為“易受孕型黏液”。雖然不同的月經周期易受孕型黏液出現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如果保持記錄,就會發現和了解自己易受孕型黏液的基本特征和出現規律。
易受孕型黏液的出現,標誌著當時正處於易受孕期。如果要避孕,那麼在這個階段就要禁止性生活,如需同房,則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方法。如果希望懷孕,那麼最易受孕的時機是在易受孕型黏液出現的最後兩天裏。在這時同房,將可獲最高的懷孕率。
在排卵之後,宮頸會分泌出很稠的黏液,並形成黏液栓。時,僅有少許、甚至沒有黏液從陰道排出,陰道入口處也呈幹燥狀或僅有少許的黏稠感。如想懷孕,就須等待下次排卵前再出現易受孕型黏液之時。在排卵後的這個階段宮頸是關閉的,陰道內的環境呈酸性,不利於精子存活。若陰道口連續幹燥3天後,就能確信排卵已經發生,卵子已經死亡。
宮頸的改變
婦女每當月經中期,宮頸上升約2.5厘米,並且變軟,宮頸口微微張開。這與宮頸黏液的變化是一致的,也是女性身體提供的另一排卵信息。如果這時蹲著,用一手指進入陰道,很容易觸摸到宮頸。每個周期觸摸幾次,1~2周後就會體會到宮頸的變化。
身體其他部位的變化
在月經周期中,因血流中雌孕激素含量的波動,婦女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一些變化。其表現主要有如下幾種:
①腹部一側觸痛、刺痛或劇痛。下腹刺痛或劇痛也稱為“月經間痛”,常發生在接近排卵時。
②少量出血或宮頸黏液呈粉紅色、咖啡色。
③排卵後出現一些經前綜合症狀,如:頭痛、背痛、全身疼痛、煩躁、乳房不適、下腹腫脹、體重增加以及皮膚不適等。
父母血型與優生
母子血型與優生
血型與黃疸是有一定的聯係的。在臨床上常可遇見新生兒出現黃疸,這是由於母親的血型是“O”型血,或Rh陰性血型造成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其血液和胎兒的血液有個循環物質交換的過程,從而供給胎兒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需要。如胎兒與母體血型不合時,先由母體產生一種抗體,這種抗體再隨母親血液循環至胎盤,侵入到胎兒血液中,會引起胎兒血液的紅細胞和該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而使紅細胞遭到破壞,胎兒就可表現出嚴重的黃疸和貧血。這就是溶血的過程。所以在孕前最好了解雙方血型,如存在這方麵的問題,最好請醫生給予指導,臨床上還是可減輕和避免黃疸引起的疾患和後遺症的危險。
血型是怎樣產生的
每個人的血型在媽媽的肚子裏就確定了,當然這也是父母基因遺傳的結果,而且是終身不變的。
人類有兩種血型體係,即ABO與Rh兩係。其中ABO係又分為A、B、AB與O四種血型。血型的形成決定於細胞膜上的抗原類型。如紅細胞膜上是A抗原,其血型就是“A”型血。如紅細胞膜上是B抗原,那麼血型就是“BD”型血。如果E有A抗原又有B抗原,那麼血型即為AB型。如果紅細胞膜上目無A抗原,也無B抗原,血型即為“O”型。
父母血型與子女血型的遺傳關係父母血型子女可有血型子女不可能血型O、OOA、B、ABO、AO、AB、ABO、BO、BA,ABO、ABO、AO、ABA、AA、B、AB、OB、ABA、BA、B、ABA、ABO,B0B、BA、B、ABA、ABB、ABA、B、AB—AB。ABA、B、ABORh係包括兩種類型,即Rh陽性和Rh陰性。是根據紅細胞上有無Rh抗原來分的。有Rh抗原即為Rh陽性。相反,沒有抗原的就是Rh陰性。Rh係產生溶血的道理與AB0係一樣的。這種血型在中國分布比較少,中國人多見於ABO類型。
應該指出的是:不同的血型人之間不能進行輸血,即使是桂血型的人在輸血前也要進行血液凝集反應。如無反應才能進行。則就有血液凝固的可能,對生命是有危險的。
Rh血型不合的防治
Rh血型不合的產生,是由於Rh陰性血型的母親,懷上了Rh陽性血型的胎兒而引起的。
Rh陰性母親的血液,遇到了胎兒Rh陽性血液,就好像遇到異物一樣,從而使母親體內產生對抗胎兒血液的抗體。這種抗體。對胎兒的影響,取決於抗體量的多少。
初次懷孕時,這種反應比較晚,對胎兒的影響也小,一般胎兒都能順利通過。但如果再次懷孕,胎兒還是Rh陽性,將對胎兒產生較大影響。因為母體內從一開始就存在抗胎兒血抗體,胎兒紅細胞就會受到逐漸的破壞,可能會出現重症黃疸,導致胎兒腦神經細胞受損,造成智力障礙,後果是很嚴重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女性最好了解自己的血型情況。如夫妻有Rh血型不合的可能,可對孕婦早、中、晚期進行血液抗體數值的監測。如有必要,可對嬰兒生後盡早給予換血,防止核黃疸的發生。效果還是很好的。
對於第二次懷孕引起的Rh血型不合,也有預防的方法。可以在第一次分娩以後,做血液抗體測定,如有抗體產生,最好在產後72小時內給母體注射一種叫做抗D球蛋白的藥,以防母體產生抗體,為第二次懷孕生個健康的寶寶而做好準備。
當然,對於Rh血型不合還有早孕的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以及由於疏忽輸人了Rh陽性的血液,而造成母體產生抗體,而對再次懷孕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
什麼是A、B、O血型不合
O型的女性與。型血的男性結婚後,懷孕時,胎兒有可能引起ABO型血型的不合症。但與Rh血型不合比起來,患重症黃症的新生兒的黃疸量要少,而且程度也輕。就目前醫學科學的進展情況看,已經完全可以防治此病造成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