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樂觀的人能夠戰勝疾病與痛苦。甚至是戰勝死亡。
一個重症病房裏住著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他每天都看著窗外的一棵樹,那棵樹的葉子在秋風中一片片地落了下來,眼看葉子就快要落盡了。病人看到不斷往下落的葉子,身體也跟著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最後他自言自語說,當那樹上所有的葉子都掉光的時候,也就是他該去見上帝的時候了。結果這句話被一位善良的畫家聽到了,於是畫家在深夜爬上了那棵樹,用彩筆畫了一片十分青翠的樹葉讓它“掛”在枝頭。秋天很快就過去了,冬天來了。很快冬天也過去了,春天來了,那片葉子始終沒有掉下來。也正是因為這片葉子,那個病人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那個病人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是因為葉子沒有掉下來,而這片沒有掉落的葉子,其實源於病人樂觀的心態,因此,病人創造的奇跡,是樂觀心態創造的奇跡。
其實,隻要我們有樂觀的心態,在任何時候都保留一份自信在心底,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有可能超水平發揮,實現自己意想不到的成功。
美國有一對兄弟,一個特別樂觀,一個卻非常悲觀。
他們的父母希望兄弟倆的性格都能改變一些。於是,一天,他們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放滿漂亮玩具的屋子裏。
一個小時後,他們的父母走進悲觀孩子的屋子,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裏,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在哭泣。原來,他不小心弄壞了玩具,怕父母會責罵自己。
當父母走進樂觀孩子的屋子時,卻發現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子挖著馬糞,把散亂的馬糞鏟得幹幹淨淨。看到父母來了,樂觀的孩子高興地叫道:“爸爸,這裏有這麼多馬糞,附近肯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幹淨的地方來!”
樂觀的性格是孩子應對人生中悲傷、不幸、失敗、痛苦等人生意外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無法樂觀地麵對人生,就會意誌消沉,對前途喪失信心,而且長此以往,還會影響身體健康。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裏根。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當上了美國總統。這期間,樂觀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失樂園》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當成地獄。其實很多孩子的困難和煩惱甚至是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他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
兒童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樂觀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還有更神奇的功能,它能使人對生活中的許多困難產生心理免疫力。樂觀的孩子不易患憂鬱症,他們也更容易成功,身體也比悲觀的孩子更健康。
仔細觀察身邊的孩子。你就不難發現,凡是成功的孩子往往總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而凡是失敗的孩子總是很悲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積極樂觀的心態使得目光總是向著明天。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樂觀的孩子總是能夠比較客觀地全麵分析事情,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煩惱與悲觀是人類精神上的近視症。有遠見的父母應該讓孩子把目光放長遠,向遠處看,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孩子才會有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