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勸誡孩子要有容人之量(1 / 1)

寺廟裏有一副對聯說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事。這副對聯很耐人尋味。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人事糾纏,牽絲攀藤,盤根錯節,世態百味,甜酸苦辣,難以勝數。人際關係中,有時發生矛盾,心存芥蒂,產生隔閡,個中情結,剪不斷,理還亂,當何以處之?一種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雞腸,耿耿於懷;另一種方法,則是冤仇宜解不宜結。——相逢一笑泯恩仇。毫無疑問,後一種態度是值得稱讚的。在孩子的品質培育之中,我們應該著力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容納,學會體諒。

有這樣一個不知道回聲的小孩子。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山野中,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氣衝衝地回家對母親訴說,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裏說些好話。”

“應該這樣,”他的母親說,“在生活裏,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這位善良的母親恰到好處地教會了孩子怎樣待人。誠然,“要想公道,打個顛倒”。寬容是一種美德,在生活中,即使別人錯了,無禮了,你若能容忍他人,寬容他人,同樣能獲得信任和支持,同樣能得到別人的友善相待。

在孩子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有容乃大”四個字深深的印入孩子心田。美國學者房龍寫過一本名為《寬容》的書,他把寬容列為人類最基本的美德和推動曆史前進的主要精神之一。對今天的孩子而言,學會寬容,以寬廣心胸、豁達心態笑對人生風風雨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顯得重要。因為今天的社會,價值觀、信念的多元化日趨明顯,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碰撞不可避免;利益的差異化、多元化甚至兩極化也已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利益的衝突時時存在。在此大背景下,培養孩子的寬容精神,其實就是培養孩子多元化的思維角度、廣闊的胸懷、兼容並蓄的求知精神、能屈能伸的處世方法、合作協調的人際關係,以及“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捍衛你發表觀點的權利”的平等、民主精神。

毫無疑問,以上述理解來看“寬容”,世上有多少成年人可以做到?更遑論孩子。但這是一個目標,每一個做家長的,都應該、也可以為此去努力。

①應幫助孩子開闊視野,了解大千世界的多樣性。所謂寬容,歸根到底是對不同於自身甚至與自身觀念、利益相衝突事物的寬容。要讓孩子充分了解世界的豐富多樣性、紛繁複雜性,了解除我們的生活狀態外,還有多少種不同的活法。讓孩子明白多元性、複雜性是世界的常態,幫助他接受、融入這世界,而不是固守自己的小天地。這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寬容的基礎。

②要教育孩子樹立平等待人、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事物的觀念。人與人之間有差異、觀念與觀念之間有衝突,這本是常事。問題是不能唯我獨尊、一切以“我”為標準,而要尊重不同的信念、價值觀,尊重他人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這種尊重,是寬容的必然內涵。

③要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名利。孩子有上進心,也有虛榮心。要保護並充分用好孩子的上進心,促使其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在積極參與班集體活動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但是也要防止孩子過分看重外在的榮譽。寬容與虛榮心是一對矛盾。虛榮心多了,必定心態不平衡,與人爭不必要的虛名,時時爭、處處拚,最後不一定是好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名譽、將來正確看待金錢,這確實是培養寬容心態的重要方麵。

④要培養孩子的合作、協調能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寬容之心是合作能力的必備條件。隻有寬容、大度,才能包容別人不同的觀念、行為,才能與他人更好地合作。

我們需要銘記:寬容不是無端的退讓,不是怯懦的容忍,不是無原則的和稀泥。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是一種處世的境界,是飽含自信的微笑,是麵對他人的從容。胡適先生曾說,寬容比自由更重要。其實,寬容是一種源自心靈深處的愛。要相信,斤斤計較的人、工於心計的人、心胸狹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時會占得許多便宜,或陰謀得逞,或飛黃騰達,或春光占盡,或獨占鼇頭……但不要對寬容的力量喪失信心。用寬容所付出的愛,在以後的日子裏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寬容,是人們一幅健康的心電圖,是這個世界一張美好的通行證!

願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寬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