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從生活細節上體貼孩子(2 / 2)

另外平時帶他出去買東西的時候,也不時地讓他幫我計算應付的錢、找回的錢以及可以用幾種方法把大麵額的鈔票換成小麵額的錢等等,抓住一切機會讓他懂得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從中找到樂趣。

相反,他對吹口琴非常感興趣,經常找時間自己琢磨,並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些曲目老師還沒教,他就已經會吹了,而且吹得也比較好。所以一看到兒子對數學失去興趣的時候,我就會用吹口琴的事情來鼓勵他,讓兒子感到有了興趣任何事情都會做好的。

所以,我感到對孩子的教育首先要確立一個符合自己孩子實際的目標,在點滴的關愛中鼓起孩子的學習樂趣,使孩子不斷進步。

從上麵的案例可以看出:體貼孩子,多參與,積極響應孩子的需求,這樣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相當重要。

孩子需要體貼愛護,這對於他們的情緒安定和感受親子間的親情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能持續得到父母溫暖的關愛、體貼的照顧,以及肯定的回饋,有助於孩子認知能力和情商的發展。

父母不但要關心孩子生理上的需要,還應當關心孩子心理上的需要,真心傾聽孩子的訴說,耐心了解他表達的意思,多多給予支持和引導,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

作為父母,應當對教育有一個全麵的認識,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時刻不忘予以關注。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工作更加忙碌,教育孩子的時間更少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忽視或中斷了“親子關係”的紐帶。父母應多抽出時間照顧孩子,和孩子多多互動與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常言到:理解萬歲,此話不假。作為父母,時常希望自己的意願得到別人的理解。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有美好的願望。隻是有時他們不知道怎樣表達,甚至會選擇用不恰當的方式,如果父母有不正確的理解,也許孩子那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就被我們傷害了。從此,他們也許會為此做一個感情麻木的人,因為他們會感覺到,好心不能得到回報。如果父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聽孩子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真正體會孩子的出發點,就會發現孩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孩子也會為自己的善良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欣慰。接著,他們會去做第二件、第三件好事,直到形成美好的人格。

要想真正成為孩子最信賴的人,就要具備慈母般的愛。母愛是人世間最神聖的感情,因為這種感情沒有任何私利之心摻雜其間。孩子的眼裏,老師是一位威嚴的長者,因此,當他們的行為出現問題,老師想了解他們時,很難聽到孩子的真話,原因是怕被老師批評。因此,在生活中,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多麼的關心他,愛護他。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