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15(1 / 2)

我偶然瞥見那山頭有兩株特別大的桃樹,一大叢桃瓣特別顯眼。我問林群:“那是什麼?”

林群望了望,然後告訴我說:“那是連理枝。”

我表示疑惑,“連理枝?”

林群噗嗤一下笑出了聲,“秋槿同學很好學嘛!行,那老師今天就告訴你。”

我笑著給林群鼓掌,嘴裏說著:“老師快點快點。”

那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我不知道真假與否,然而林群告訴我了,他是大學老師,我想他沒有必要騙我,我相信。

林群說在林芝有一個關於桃花的傳說,那時候,當西藏被稱為吐番的時候,文成公主遠嫁西藏,一別長安。傳說中,文成公主帶了許多中原的東西進藏,其中還包括人,這些人中有一個叫梁祝的讀書人,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剛剛考上科舉便被選為隨公主入藏的一員。

這位梁祝也頗有些膽識,當所有人都在為他寒窗苦讀十年感到惋惜的時候,他倒不然,接過聖旨便隻說很好很好。家裏父母都以為他癡傻了,他仍舊過著自己的逍遙日子。就這樣,梁祝考上科舉卻沒有當一天官,跟著文成公主的大隊一路到了西藏。

本想著傳承中原的文化,當實施起來卻發現愈發困難,沒過多久文成公主也就放棄了,而是致力於吐番的糧食種植和紡織等。

梁祝一下子被當成了擺設,被文成公主忘記。當然他也不能回到長安去,便每日出門遊曆,漸漸地時間長了也再沒人管。他便越走越遠,有一天走到了林芝。

林群說原來這裏並沒有桃樹,這裏是光禿禿的草原,夏天一望,滿眼青綠,還有滿坡的牛羊。

而梁祝在這裏見到了騎在馬上的卓瑪,她爽朗的笑和她颯爽的身姿一下子吸引到了坡底下的梁祝。梁祝心裏當時就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要學騎馬。

他以他讀書人儒雅的身份和卓瑪相識,整日裏同卓瑪學騎馬,同卓瑪在林芝這裏放牧,不再回去。他與她講中原的郊外美景和都市繁華,她則淺笑低頭聽著。他說她臉上的胭脂真好看,卻不知卓瑪臉已經紅到了脖子根。時間久了,同其他**一樣他們也產生了感情。

不過好景總是這樣不得長久,兩個月後的一天,文成公主忽然想起了梁祝這一位讀書人,回報的人說他已不見多日。公主震怒,以其擅離職守的罪名,帶走了在林芝的梁祝。

走之前,梁祝偷偷將腰上係著的荷包交與心愛的姑娘卓瑪,說那裏麵是他的家鄉。

姑娘含淚看著梁祝被帶走,西藏的天一向是很好的,很少會刮大風。這一天就刮了這樣的風,姑娘將荷包塞進前襟卦裏,重新上馬,忙著趕牛羊回家。

卻不想,馬兒沒顛簸幾下,荷包就從姑娘胸前掉落了出來,荷包被風吹啊吹,吹啊吹,裏麵的東西全部灑落。

當姑娘發現荷包不見回頭再找的時候,荷包早就不知被吹到了林芝的哪一角落。姑娘把愛人的家鄉丟了,姑娘整天失魂落魄,牛羊也不放了,就在這坡的最高處等她的愛人回來。然而梁祝早就被公主以擅離職守的罪名殺頭了。

我說,她在最高處是怕有一天他回來了,她能早一點看到他。

林群對我笑了笑接著說故事,他說一年過去了,姑娘一直等不到愛人回來,林芝的土地上卻在一夜之間長出許多新苗,林芝的人覺得這是天有異象也不敢拔。放任其長了幾年之後,姑娘發現這樹上開了一種粉色的花朵,很是好看,桃樹一天一天長大,姑娘發現她身旁的這棵比其他的都大。

等了那麼些年,姑娘在樹下無聊至極,便在樹上一遍又一遍的刻著愛人的名字梁祝,直到年老古稀,有一天死在了樹下。

第二天,人們發現原地一夜之間長出了另一棵桃樹,和刻著梁祝名字的桃樹一般大一般粗,它們的根糾纏生長在一起,而卓瑪就這樣消失不見了。

而在桃樹上刻下愛人的名字,後來被當做情侶之間表示思念的意思。這是這個故事的結尾。

我說:“那讀書人是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