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一個發明家(1 / 2)

“您是發明家?敬仰!敬仰!”宣鍾一邊握著徐光的手,一邊說。徐光有點不好意思。

“談不上什麼發明家,隻是喜歡沒事就鼓搗點新東西。”

“您別謙虛,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進步,全靠你們這些吃飽了沒事幹,總是鼓搗一些剛開始看似沒用,後來覺得越來越有用的東西的人。”

“過獎!過獎!”

“沒有過獎,其實我也在誇自己,我也屬於那種把創新當作人生追求的人。”

“宣經理,咱們就用不著互相吹捧了。是這樣,有個家具廠找到我,讓我發明一種新式床。我左思右想,搞了好幾個月,都沒拿出一個像樣的東西,我不管怎麼突發奇想,總是離不開原有的那些床的影子。我今天過來,就想和您聊聊,看看您能否給我一點啟發。”

“其實,你這種現象在創新當中經常會遇到,這是因為人們為了思考和交往,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加上了一個個概念,比如人、動物、汽車、計算機等等,這些概念讓我們能夠抽象思維,能夠用語言交流,但這些概念也往往限製了我們創新。比如,說到床的概念,你腦中就呈現出那個四條腿支撐一個四方平板的床的形象,這就是原有概念對你的束縛。你要想有所創新,你就要突破這種無形的約束,重新定義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我給你講一個例子,工藝美院的老師曾經給學生出了一道設計題,題目就是設計一種新型的椅子,結果,學生交上來的作品毫無新意,都沒有擺脫原有椅子概念的框框。後來,老師把這個題目變了一下,要求設計一種與人體臀部接觸的物體,用於休息。這樣一來,學生思路就開闊多了,交上來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為什麼題目一變,學生的創新性大大提高呢?頭一個題目是設計椅子,學生還沒設計呢,椅子那原來固有的模式就從大腦中冒出來了,這就大大限製了學生的創造性。題目一變,拋棄了椅子原有的概念,頓時就給了設計人無限想象的空間。所以,你要想設計出具有突破性的床,就一定要突破原有床的概念對你的束縛,重新定義一下你要設計的對象。”

“宣老師,您的這番話,讓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您能不能讓我眼前再亮一點,幫我重新定義一下床的概念。”

“你看能不能這樣定義,”宣鍾想了一下,說,“床,男人和女人歡樂的地方,偶爾也用來睡覺。”

“床,要是能讓這麼定義,我似乎有靈感了。”徐光高高興興地回去設計他的新床了。

過了幾個月,徐光又來了。

“怎麼樣?你的新式床搞出來了嗎?”宣鍾問。

“都投產了。”

“是一種電動床,一按電鈕,床就上下翻飛,左右抖動,讓你能找到一種雲裏霧裏的感覺,即使完了事,也不想分開。我們做過試驗,床上男女必須抱得緊緊地,否則就會被離心力甩到床下去。”

“讓夫妻有一種誰也離不開誰的感覺,真是一個有文化韻味的床。”宣鍾來了興致,“走,咱們去看看。”

他們兩個人還沒走到家具廠,就發現前來拉床的車排得遠遠的,宣鍾有些納悶:“怎麼都是農用車?看來農民兄弟也在逐步提高下半shen的生活質量,不再隻是在鍋台邊或玉米地裏湊合湊合。”

見一農民兄弟從廠子裏麵出來,宣鍾忙上前。

“老哥,你也是來買床的?”

“是啊,排了一早上才買上。”

“這床怎麼樣?”

“這床真不錯,晚上能用來睡覺,白天可以用來篩穀子,冬天還能搖煤球,我們村差不多全買了。”

“……”

沒過一個月,徐光又來了。

宣鍾問:“這回你又準備發明什麼?”

“宣經理,你看2008年奧運會就要召開了,我想,那時肯定會有很多外國人來中國,我想發明一個翻譯器,便於外國人與中國人交流。”

“大概什麼樣子?”

“有點類似防毒麵具,戴上它,嘴裏說的是英語,嘟嘟出來的都是漢語。”

“不錯,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