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記憶力的培養(2 / 3)

學齡前期的記憶特點有所改變。4歲以後,孩子的記憶力就有可能終生難忘,但是,由於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這時的記憶基本上還是屬於形象記憶。在5~6歲時,孩子記憶的有意性就有了明顯的發展,他不僅能識記和回憶需要的材料,還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幫助自己加強記憶。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有意記憶,它是掌握係統的科學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因為靠無意記憶所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片斷的,是不完善的。要增進幼兒對事物的理解。由於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對很多事情難於理解,對記住的事情並非真正理解,如孩子會背誦古詩,但並不理解,而是—種簡單的模仿和機械的記憶。隨年齡的增長,幼兒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僅靠機械記憶是不夠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因此,為了加強幼兒的理解力,要讓孩子學會分析和比較,如讓孩子知道小鴨和小雞的區別和相似處,孩子的記憶就會更深刻和精確。

整個幼年的記憶特點是形象性。孩子識記形象直觀的材料,要比識記抽象的原理和詞彙容易得多。而在識記詞彙的過程中,生動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讓孩子接受。不過,在5~6歲的孩子中,詞語記憶的發展已經大於形象記憶了。

要激發幼兒記憶的興趣和信心。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盡管沒有人要求孩子去記,但孩子在看了自己感興趣的電視後,往往能惟妙惟肖地表現電視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一般來講,孩子的記憶效果與其情緒狀態有很大關係,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愉快的體驗,記憶都較深刻,而對感到沉悶的事物,如單調的講話、長篇大論的訓話,或由於家長的批評、懲罰而在消極的情緒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效果較差。

因此,為了培養幼兒的記憶,便需要為孩子創設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愉快、積極、充滿自信地參與各種活動。特別注意在孩子學習時不要總是以“高標準”要求孩子,看不到孩子的成績,—味地批評孩子、挑剔孩子的錯誤,在這種消極的情緒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效果更差。善於發現孩子已經會做什麼並及時肯定孩子,比發現孩子不會做什麼而批評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孩子記憶的量,主要從記憶範圍、記憶廣度和記憶保持時間長短等方麵來衡量。記憶力有短時記憶和長久記憶之分,背誦、講故事等屬於短時記憶,不溫習就會忘記。而經曆一場重大變故,這是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因此是長久記憶。怎樣讓短時記憶形成長久記憶,這是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提高幼兒記憶力的方法記憶能力和人的其他各種能力—樣,可以經後天訓練而加強。孩子正處於記憶訓練最佳期,隻要訓練方法得當,就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記憶力的訓練分為3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是無意識記的訓練。

孩子的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凡是直觀、形象、有趣味、能引起孩子強烈情緒體驗的事和物大都能使他們自然而然地記住,特別是與其情感相聯係的事情。所以,必須為孩子提供—些色彩鮮明,形象具體,並富有感染力的識記材料,使材料本身能吸引孩子,以充分發展孩子的無意識記和機械識記能力,促進孩子有意識記和意義識記能力的發展。如各種材料製作的、不同形狀的、有趣的小卡片,各類漢字卡片,能活動的計數器,玩具和實物等。對一些雜亂無章的材料,可采用歌訣記憶法,把需識記的材料編成歌詞和詩詞,形成—種節奏順序,以提高記憶效果。

記憶力遊戲:找玩具方法:①用貼紙或其他裝飾物品,將卷筒衛生紙的硬紙筒裝飾得漂亮些。

②把卷筒和一件小玩具(球、小汽車或其他玩具)放在地板上。

讓寶寶坐進嬰兒椅,你坐在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