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製服“生殖殺手”更需醫患聯合(6)(1 / 1)

痛經是個主觀的症狀,嚴重程度以每個人的耐受力去衡量。如果你的痛經感覺輕微,並不影響你正常的生活工作,隻需要經期注意休息,可以不用吃藥。

如果你感覺非常難受,難受到已經讓你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那麼就需要治療。

治療與不治療並非說明有問題或者沒問題,實際上,不少不需要治療的痛經有時並不屬於嚴重的疾病範疇,也有些非常嚴重的痛經卻是沒有任何病因的。

所以不能以痛經的嚴重程度來判斷是否有某種疾病,不管痛與不痛,正常的女性定期體檢是必需的。

對於年輕姑娘的痛經,老人家常會說,生了孩子就沒事了,這句話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很多都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很多年輕姑娘的痛經屬於生理性痛經,生殖器官並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往往結婚有性生活後或者生完孩子後就可以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斷定一個年輕姑娘的痛經是否需要治療。所以,建議有痛經的女性應該去做一次B超檢查,至少可以排除明顯的婦科疾病,沒有痛經或者僅有輕微痛經的女性,沒查過B超的也建議找個時間去查查,沒特殊情況就選擇月經一幹淨時去查,因為這個時候卵泡還很小,不會因為卵泡而影響判斷。

小茴沒有停止說話,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直到婚後一直沒有懷孕,家人著急,才到醫院檢查,沒想到查出來內異症,還有巧克力囊腫。”

這樣看來,小茴的痛經就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我其實並不關注小茴說的話,我看了既往的一些記載,估計有些不全,可能沒有帶來,我心裏已經感到很棘手了:小茴除了長期痛經沒有解決,加上不孕多年,除了明確有巧克力囊腫外,更要命的是還確診了比巧克力囊腫還難搞的幫凶--子宮腺肌症!

如果說內異症被稱為不孕症的“超級殺手”,那麼腺肌病就是不孕症的“頂級高手”!腺肌病是怎麼形成的呢?剛剛我們說子宮內膜不好好待在宮腔而到處亂跑會形成內異症,腺肌病的內膜更加古怪,它竟然跑到了子宮的肌層裏麵!正常子宮的內膜層和肌層是分開有界限的,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有時候內膜偏偏要跑去肌層住一住,這一住不要緊,就再也別想把它趕走了!有時候內膜會成團地住進肌層裏,隨著來月經出血,肌層裏麵的內膜也跟著出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肌層裏的瘤子,我們叫它“腺肌瘤”。有時候內膜會住在肌層各個角落裏,慢慢地,子宮變得又硬又大。內膜也不是隨便在哪裏都住的,臨床上最多見的就是住在子宮後壁的肌層,所以腺肌病B超上常常說子宮增大,肌層回聲不均勻(那是因為內膜在裏麵搞怪),子宮後壁增厚明顯(因為它最喜歡在這裏)等,通過這樣的一些描述可以大致診斷腺肌病。

雖然與子宮肌瘤名字有點類似,但腺肌症與子宮肌瘤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最大的區別就是:肌瘤不管大小,與正常子宮肌層是有清晰邊界的,每個瘤子都可以幹淨挖掉。但是腺肌症屬於一片肌層或者整個子宮肌層的彌漫性病變,毫無邊界可言,即使形成腺肌瘤,也隻是局部突起,與肌層也沒有正常邊界,所以手術是無法清除幹淨的。

“小茴,那你有沒有流產過或者藥流之類呢?”我雖然看到亞麗寫的病曆上沒有這樣的曆史,但是必須確定一下,雖然醫生了解病史有時感覺是在查戶口,甚至在揭你的傷疤、招你的眼淚,但是這是治療疾病的需要,對醫生隱瞞並不是正確的選擇。

對於婦科的很多疾病,以前的懷孕、流產、生育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判斷資料,但是因為涉及隱私,有些人不願意如實告知。本人的經驗就是,涉及隱私的,除非病人表示沒關係就照寫,不然我了解後就會做個隻有我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