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M· S· 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2)(2 / 3)

維尼夫雷特現在正在研究甲蟲,據她說甲蟲有15萬多種。而且她自己也要發現新的種類。她博覽過有關甲蟲的許多書。冬天在野外看不到甲蟲時,就到卡內基研究所看著標本進行研究。

斯特娜夫人認為,讓孩子搞園藝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她讓女兒從小就開始搞園藝,栽培花草和馬鈴薯等。孩子非常喜歡做這些事,每天給它們澆水、除草,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感到非常高興和有趣。

每年夏天她還帶女兒到山中過幾天野營生活,讓她在那裏研究自然。並且經常帶她到原野去,在草叢中觀察野花和小蟲。草叢中有歌德所說的《草中小世界》,即各種小蟲組成的世界。

維尼夫雷特還養過小鳥。她有兩個金絲雀,一個叫菊花,一個叫尼尼達。菊花是許多日本少女喜歡的美名,尼尼達是西班牙語,是嬰兒的意思。小維尼教給金絲雀各種玩意兒,它們能隨著小提琴歌唱,又能站在手掌上跳舞。維尼夫雷特彈鋼琴,小鳥就站在她的肩上,叫它們閉上眼睛,就閉上雙眼,讀書時叫它們翻開下一頁,它們就用小嘴翻到下一頁。

此外,她還飼養著小狗和小貓。飼養這些動物時,為了調食、喂水,孩子得高度注意,以培養她專注的精神,它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慈愛之心。有人認為飼養動物是危險的,因為動物是傳染病的媒介,而斯特娜夫人則認為,隻要讓孩子注意,是沒有什麼危險的。

由於飼養了金絲雀和狗,維尼對其他的鳥獸也發生了興趣。她經常去動物園,研究各種鳥獸的生活狀況。結果她首先寫出了《我在動物園裏的朋友》這本書,後來又寫出了《和我在動物園裏的朋友聊天》一書。

為了使女兒對魚類感興趣,媽媽還在她的房間裏養有金魚和鯽魚。美國國內的大水族館,差不多都讓她去看過。對於礦物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等,也采用同樣的方法去教。

為使她對天文學有興趣,斯特娜夫人讓她看神話書。同時帶她去過許多天文台,並用望遠鏡觀看天體。為此,她同許多天文學者交上了朋友。馬溫特·羅天文台的拉肯博士說,由於和維尼夫雷特交談受到了鼓勵,才寫出了《在頭腦混亂之中》一書。

維尼夫雷特能取得後來的成績是和母親的這種教育分不開的。我們現在的家長應該認真向斯特娜夫人學習,相信這樣教育孩子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生活處處是課堂

生活即課堂

。陶行知也說過:“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而不是兩個東西。”課堂、生活是密切相連的,不可分割的。

兒童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具體的生活,也不可能脫離它的經驗。家長應引導學生把生活與知識關聯起來,建立意義的聯係,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學到課堂上看來枯燥的知識。同時,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在多數學生家長,甚至老師的眼中,課堂知識的學習、鞏固重於生活中的體驗、感悟,逐漸造成了學生“懂”與“會”的分離,“會”與“行”的誤區。這無疑是種錯誤的見解。

為了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學習應該回到生活中去,解決實踐生活中的問題。

家長應該探究從生活中的來的問題,用生活來理解知識,努力使學生體味到知識與世界萬物之間的密切聯係,家長隻有通過對學生生活的意義引導,教育本身才是有價值的和有意義的。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閑書。”這是舊時代書齋學子的典型寫照,然而如果今天的學習繼續這樣下去,學生隻能對學習越來越反感。

我們應該讓孩子的1、學習材料“生活化”。2、學習過程“生活化”。3、學習成果“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