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井深大零歲潛能教育法 (3)(1 / 3)

說到心靈教育,似乎讓人覺得很難很難,其實,它並不難。對新生嬰兒的初次愛撫,喝奶時,嬰兒和母親之間的視線交流、母親對嬰兒的逗笑以及母親對嬰兒出聲時的應答……這種母嬰之間的交流是母親和孩子之間聯係的紐帶,它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東西。

井深大把母親和嬰兒之間的相互感覺以及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聯係紐帶,表達為:“不用語言的交流”和“語言之前的交流”,嬰兒所感受到的首先是“語言之前交流”,然後嬰兒的心靈和能力才會成長。

類型教育發展孩子潛能

井深大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教育思維和方法——類型教育,這種教育和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完全不同。井深大堅信,類型教育一定會給教育帶來革命。

孩子的特殊能力:類型記憶

兒童與成人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同

井深大認為孩子和成人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同,成人喜歡把事物拆開,而孩子卻習慣於把事物作為一個整體也就是一個類型去接受的。

從井深大家的公寓,看到窗外閃爍的霓虹燈。在他孫子的年齡還很小的時候,井深大用手指著一個個的霓虹燈考問他時,他看了一眼上麵的文字和標牌,就能準確地說出“那是日立”、“那是豐田”和“那是NEC”等等。 而且,不僅他的孫子,他還發現許多幼小的孩子也有這方麵的“特殊能力”。當他們看到某輛車時,他們能說出車的種類。當他們聽了兩、三遍的廣告詞以後,他們能記住廣告詞。

井深大認為,孩子常常能發揮這方麵的“特殊能力”是因為孩子和大人的認識方式存在著差異。

例如,當大人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時,要通過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去認,然後才讀出“可口可樂”。但孩子不同,孩子具有把事物作為一個整體去看的能力。 

井深大主張正確地把握孩子所擁有的這種能力,並通過“類型”的重複來對其能力進行積極的推動。這種通過重複來推動孩子的l類型認識力、並讓孩子自然掌握事物的學習方法,叫“類型教育”。類型教育的類型範圍很廣,從漢字、外語到生活態度,從看得見的東西到看不見的東西無所不包,而且對孩子沒有難易之分。井深大以漢字為例基本進一步闡釋了他的觀點。

父母可能經常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大人覺得難學的“麒麟”、“鬥魂”和“八麵六臂”等漢字,孩子們往往會記得特別清楚,而對於簡單的“日”、“目”、“種”、“重”、“家”和“象”等漢字,他們反而容易混淆。

其實隻要從類型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就不難理解。

對於平生第一次看見漢字的嬰兒來講,無論該漢字是表示抽象的事物,還是表示具體的事物,其難度都是一樣的。

而當孩子長大到5、6歲以後,他們開始通過理性把握事物。這時候,他們會覺得:有具體意義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日本有個漢字教育的先驅叫石井先生, “漢字教育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孩子喜歡筆劃多的漢字”等等,這些都是石井先生經過長期資料積累和研究的成果。

據說,石井先生在開始對幼兒進行漢字教育的時候,當時還未滿一歲的長子就開始懂得“教育”的“教”字。不過,雖說是開始懂得,但是因為孩子還小,還不怎麼能說話,所以它不可能將這個漢字念出來。可是,孩子總得想個辦法告訴父母:這個字,我看了這麼多天,記住了。有一天,當他看到在有本書名上出現的“教”字時,他拚命地通過身體的姿勢將它告訴母親。當石井太太明白孩子要告訴她什麼時,他非常感動,並將此事告訴了石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