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深大認為無痛分娩的想法幾乎可笑:生產又不是生病,為什麼要去醫院呢?他在《神童養育法》一書中記載了用現代醫療對妊娠猴子的試驗。在猴子發生陣痛和即將分娩時,按它與普通人的體重之比進行配藥和麻醉。普通猴子出生後能夠摟住母猴,經過麻醉而出生的猴子四肢乏力。而且母猴也因為麻醉而延長了陣痛的時間,顯得精神恍惚,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
他認為,雖然我們不能把人和猴子等同起來,但是如果從“環境”的角度去考慮妊娠,生產和養育的話,我們就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出生瞬間的環境問題。不僅要考慮胎兒的環境,新生兒的環境和幼兒的環境,同時還要認真考慮生產的問題。
實際上,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是人體的一種自然功能,是人類種族繁衍的本能行為,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力能主動參與並完成分娩過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在母體內經曆280天的生長發育逐漸成熟,而婦女的身體結構也逐漸變得有利於分娩。“瓜熟蒂落”在醫學上就是指的陰道自然分娩,如果孕期產前檢查正常,絕大多數人是能平安順利分娩的,產後母親身體恢複也較快。
現在一些產婦及家屬誤認為剖宮產可免受痙,即不損傷產道,又能保證嬰兒的安全,而且剖宮產分娩的嬰兒要比陰道分娩的嬰兒聰明些,這主要是由於對正常分娩缺乏正確的認識造成的,陰道分娩對母子都有許多好處:
(1) 分娩過程中子宮有規律的收縮,能使胎兒肺髒得到鍛煉,使肺泡擴張,促進胎兒肺成熟,出生後很少發生肺透明膜病(有統計剖宮產兒肺透明膜發生率是陰道分娩兒的20倍)。
(2) 陰道分娩時,有規律的子宮收縮以及經過產道時的擠壓作用,可將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和粘液排擠出來,新生兒的並發症如吸收性肺炎的發生率大大減少。
(3) 經陰道分娩時,胎頭受子宮收縮和產道擠壓,頭部充血,可提高腦部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有利於新生兒娩出後迅速建立正常呼吸,雖然胎頭被拉長變形,但這是自然現象,1~2天就會消失,不會影響小兒智力。許多調查表明:剖宮產和陰道自然分娩的孩子的智力並無差異剖宮產兒聰明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4) 分娩陣產時,子宮下段變薄,上段變厚,宮口擴張,這種變化使產婦產後子宮吸縮力增強,有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也有利於產後子宮的複原,減少產後出血及產褥熱的發生。
(5) 免疫球旦白G(IgG)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可由母體傳給胎兒,剖宮產兒缺乏這一獲取抗體的過程,因而自然分娩的新生兒具有更強的抵抗力。
由此可見,經陰道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徑。孕婦在妊娠後應該有充分的思想及心理準備,如果沒有異常情況,為了母親和嬰兒的健康,應盡量急取陰道分娩。
另外,井深大指出,嬰兒出生要通過狹小的產道,產道與嬰兒有強烈身體接觸,就像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在生孩子後,媽媽會用舌頭舔便孩子的全身一樣。在婦女沒有做媽媽的意識狀態下出生的嬰兒和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都會與媽媽失去身體的接觸。而烏幹達的嬰兒的母親都是自然分娩,感受生命的喜悅,從而維持了與嬰兒的肌膚情結。
應多培養擁抱孩子的習慣
擁抱和溺愛無關
人們普遍認為“常抱會養成習慣”,意思是說:常常以抱止哭,容易慣壞孩子。果真如此嗎?如果說這是意味著“別溺愛”、“別太寵”的一種警告性提示,那是可以認同的。但如果是矯枉過正,盡量要避免擁抱嬰兒,就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