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山水美人(1 / 2)

和米鎮的一家獨大顯不同,幹溪鎮呈現的是兩個龐然大物對峙的局麵。而在萬、王兩家的博弈中,萬家似乎一直稍落下風,這種境況在羅家到來後才有了變化。

談及兩族的恩怨是因為這是山水美人的舉辦的初衷。當年萬家某位老先生當上了黔水縣縣令,他又是個和善的人,就提出讓兩家女子進行才藝比拚,免得傷和氣。在萬家老先生當上縣令後,王家自知勢弱,又不肯低頭,聽得萬老先生的話,王家自然是欣然同意。

這位英明的萬老先生,也就是我的祖宗,他這個提議著實見效,萬、王兩家不僅少了紛爭,甚至還互相通婚。

忽悠一年王家一個老人提議:“幹脆讓整個幹溪鎮的人都來參與其中,也好彰顯兩個大族的超然地位。”

依舊是四個名額,就跟狀元、榜眼、探花一樣,有個高下之分,萬、王兩家依舊占去大半名額,羅家也常常能大放異彩 ;至於別的,隻是姑娘家吵著要上來露露臉,好引起男子的關注。

也不知是哪一年,毗鄰幹溪鎮的米鎮姑娘也能夠登台了,他們盡可能展示自己的美。她們也自知如果說萬、王兩家甚至羅家的女子是梧桐枝上的鳳凰,她們勉強算是茅草叢裏的麻雀,但她們還是在最好的年紀把最美的一麵呈現出來,這是她們的成年禮。

是的,兩個鎮的姑娘都把山水美人當做成年禮,這是一種無法也無需探究根源的習俗,就像她們無法也無需思索自己將來會嫁給什麼樣的男子,是飽讀詩書的公子,還是握犁抓鏵的農夫;是修房蓋樓的匠人,還是走街串巷的販夫……

這些她們都隻能依著大人的心意,而她們唯一的願望,就是在山水美人上大放異彩,至少能給有序而無奈的日子調味。多少年後她們再回想起曾經,無論是過得如意還是不如意,嘴角必定噙著笑意。曾經少女悠忽夢,夢裏我也是美人。盡管已經過去許久了,她們也不再是當初的少女,但她們看著自己的女兒在山水美人上大放異彩的時候,不免想起當年的自己。這段彌足珍貴的記憶,就像一壇仙人釀,曆久彌香 。

是的,米鎮的仙人釀,這種名頭享譽黔水縣的好酒,隻有唐家堡的龍王燒能夠和它一較高低。盡管張家的姑娘不參與其中,但張家的仙人釀卻是滿滿當當擺了兩大缸,任由別人解饞。這是難得幸事,各家各戶的男子,都能夠在這兩天喝個夠。

龍老爺找了個人少的地兒,眯著眼觀賞這。杜娟在一旁,不說話,也看不到她的表情。

“來了 ,來了,”一個酒客放下搪瓷碗,揩幹嘴角的酒漬,指著台上的姑娘,說,“這是萬家的逢春小姐,是萬家這一輩極為出色的姑娘,一手采茶手藝,就是她那些伯娘嬸嬸 ,都趕不上。”

台上一個穿著青色長裙的姑娘,大大方方朝眾人施了個禮,引得眾人一陣喝彩。

這位萬逢春姑娘表演了一番泡茶手藝,隻讓人覺得她本身就是一株茶樹。一芯一葉的茶葉,在滾燙的開水中衝泡、翻滾、沉浮。泡茶本不是什麼繁瑣的事,也絕非什麼優雅的事兒,但萬家人卻把茶當成一種文化 ,也演變為一門優雅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