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7章 3—4歲體質體能培養(2 / 2)

3歲7~9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在從1.5米以外接拋下的球

目的鍛煉預見皮球落點的能力,用身體去適應。

玩法先練接反跳球及1米內拋來的近球,讓孩子學會手的適應動作後再退到1.5米或2米處,使球落點在孩子的肩下和膝上方便的地方。再漸漸練習落點在肩上或膝下或左或右使孩子學會用身體適應而接住。

意義接球要求手疾眼快,身體靈活。練習能促進身體健康。

3歲10~12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音樂伴奏,足跟頂著足尖走

目的練習按節拍走步,足尖頂著足跟走直線,可鍛煉身體走平衡,練出良好步態。

玩法打開進行曲錄音,利用磚地的直線或者自己畫直線,大人同孩子一起用右腳足跟頂著左腳尖,腳落在直線上向前走。走到牆跟不必回頭,用腳尖頂住另一腳後跟向後退著壓直線走。不許扶物或扶人,要自己保持身體平衡。

意義剛會走的孩子左右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才能走穩。接近4歲時走路較穩,可以要求練習足跟頂足尖向前走直線,或足尖頂足跟向後走直線。開頭孩子不習慣會向左右摔,要求扶人或扶物。多練習幾回後孩子能自己保持平衡。

意義練習這種走法可以使孩子步態美觀,矯正入字腳和八字腳的不良步態。

生蛋還是熟蛋

目的通過小小實驗,使孩子得到大大啟示。

玩法將兩個一生一熟的雞蛋放在桌上,讓孩子仔細看看,哪個是生的,哪個是熟的;也可將桌上的雞蛋轉轉看,看看有什麼不同;把生熟雞蛋都浸入同一杯茶水中,一小時後看有什麼不同?結果怎麼樣呢?放在桌上的生蛋和熟蛋外觀看上去,好像無區別,仔細看生蛋比熟蛋光滑;旋轉的兩個雞蛋一個旋轉靈活,一個笨拙而很不容易旋轉,茶水浸泡以後,熟蛋比生蛋更容易染成茶褐色。

接著,你不妨讓孩子再用筷子分別夾夾,或輕輕敲敲,看有什麼不同感覺,這個問題留給孩子設法證實,以得到答案。

圖形娃娃找家

目的通過形狀遊戲認識幾何圖形和對應關係。

玩法大人事先畫一些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構成的娃娃,再畫一些由各種圖形構成的房子,在娃娃和房子空間處再畫上由三角形、圓形、方形石料輔成的路,其排列是不規則的。家長在畫圖的同時,讓孩子參與畫娃娃的五官的某部分或家的門、窗等。以增強學習興趣,增進親子情感。

畫好以後,讓孩子開始指導圖形娃娃找自己的家,找家時必須讓圖形娃娃沿著和它形狀一樣的路麵花紋行走才能找到自己的家。請孩子用筆將圖形娃娃回家的路線畫出來。

想想看

目的培養專注和記憶能力。

玩法看下圖,左邊是圖形,右邊是數字,讓幼兒識記圖中動物和對應數字。先讓其看2分鍾。時間一到,家長立即遮住左邊動物,讓幼兒回憶出與右邊數字相對應的左邊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