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1~3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交替單足跳躍
目的練習單足跳躍,保持身體平衡。
玩法逐步加大單足跳躍的距離,初時可扶人、扶物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待熟練之後漸漸離開所扶之物而單足跳躍。單足跳躍時待身體穩定之後再更換另一足跳躍,一般右利的孩子先練右足,熟練之後再練左足。
意義單足跳躍主要是學習保持身體平衡,體重落在單足的前方約4~5平方厘米麵積上(成人約7~8平方厘米),不平衡就會摔倒。單足跳躍省力輕盈,是跳越障礙和許多球類運動的基本功。
點數
目的發展口手一致的計算能力。
玩法拿一些小東西作遊戲的教具,如扣子、珠算子、棋子以及水果等,讓孩子口手一致地點數,然後大人提問,如“這堆蘋果共有幾個呀”,讓孩子回答。
意義
通過反複多次訓練,孩子能口手一致地點數,並能說出共有幾個,說明孩子理解了總數的概念。
讀數字歌
目的學習認讀10以內的數字。
玩法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實物和對應的字形,編成兒歌,讓孩子在朗朗上口的數字歌中記住數字,並練習書寫數字。
家長可參照以下方法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與孩子一起唱數字歌,以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1”像筆杆細長條;“2”像鴨子呷呷叫;“3”像耳朵能聽聲;“4”像小旗空中飄;“5”像釣鉤去釣魚“6”像小哨吹又吹;“7”像鐮刀能割草;“8”像麻花擰兩圈;“9”像小勺把飯盛;“10”像筷子夾雞蛋。
意義在讀數的基礎上,教孩子寫數字,孩子很快能學會,但有些孩子會寫反,如將6寫成9,將3寫成ω稍加糾正即可,不必急躁。
區別動植物
目的培養孩子分類和思考能力。
玩法平日裏父母就要教孩子一些常見的有關動、植物的知識,也可以帶孩子到動物園了解動物習性及有關知識,到農村了解植物的有關知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大人經常拿出一些動植物圖片,如牛、花、狗、蘿卜、梨、蘋果、兔子、貓、白菜等,讓孩子指出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植物。孩子回答後,還可讓孩子說出自己另外知道的一些動物和植物。
在此基礎上,漸漸擴展孩子的認識水平,如問孩子牛吃什麼,睡在哪裏?蘿卜是怎麼來的等。
3歲4~6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跳格子
目的練習雙足離地跳遠。
玩法在格子(20×20厘米)地麵,雙足站在格子外,身體用力向前跳躍,看看能否跳過格子,雙足落在格子之外。如果暫時不能達到可以練習幾次。經過練習後向前跳躍時,身體與雙腿的動作同步,跳的距離就能加大。雙足落地時身體向前傾才能站穩,如果身體靠後就會坐到地上而不能跳遠了。
意義跳躍是練習孩子身體的彈跳能力,初學時先學習雙足同時離地跳遠,技巧進步之後再要求跳高。學會彈跳便於超過障礙,如跳過水溝,跳過爛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