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10—12個月情商培養(2 / 2)

當寶寶指著他想要的東西時,你要鼓勵他一邊指著東西一邊發出聲音來,教他用打手勢與聲音相結合,到最後用詞代替手勢來表達他的要求。

要使他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寶寶一不高興他就會哭,愉快時就咿呀學語,而寶寶的語言正是在咿呀學語中發展起來的。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愉快的孩子比不愉快的孩子學話要快些、好些。

經過你的努力,到一歲時,你的寶寶掌握的詞彙就會比一般的孩子多得多。

教寶寶識字

中國的漢字實質上是一個個圖形,如果孩子已經能認清熟人的麵孔——最複雜的幾何圖形,並有一定的專注力,就說明寶寶已經具備識字的基本條件了。這時的“識字”,隻是一個視覺刺激的信號而已,和認一幅圖並沒有什麼兩樣。要結合寶寶愛吃的食物、愛玩的玩具、認得的親人以及日常家具、物品等進行無意識的學習,對寶寶來說並非就是一件困難的事。目前在我國,早期學會識字、閱讀,已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事了。

語言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認識幾百個乃至上千個漢字,並不等於說就掌握了這些字的意義、各種用法、並能流利地進行書寫和與人交際。早期學會識字閱讀的孩子上學後,當別人還在與生字打交道時,他卻能有機會透過字裏行間去探求理解字詞內涵的意義了,從而能更加激發求知的欲望。

認顏色

方法首先:拿一個寶寶已經熟識的玩具,如紅色的洋娃娃,反複告訴他:“這個洋娃娃是紅色的”。然後你問他:“紅色的玩具呢?”如果他能很快地從幾種不同的玩具中指出這個紅色的洋娃娃,你就要稱讚他。

然後:再拿出另一個紅色的玩具,如紅色瓶蓋。告訴他:“這也是紅色的”。當他表示疑惑時,你再拿一塊紅布與紅積木及紅瓶蓋放在一起,另一邊放一塊白布和一塊黃色積木,告訴他:“這邊都是紅的,那邊都不是紅的”(不能說那邊是白色的、黃色的),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顏色上。

最後:把上述物品放在一起,要求他:“把紅的玩具給我”。看他能否把紅的都挑出來。如果隻挑那塊紅積木,你就說:“還有紅色的呢!”並給一定暗示(用手指),讓他把紅的都找出來。

目的學習抽象概念,發展思維能力。

注意教寶寶識顏色不能急於求成,不能同時教他識幾種顏色,正確的方法是一次隻教一種顏色,待他熟識之後,再教第二種顏色。

如果寶寶對你用一個“紅”字指認幾種物品迷惑不解,甚至連1個紅色玩具都不認識時,你就再過幾天另拿一件寶寶喜歡的玩具重新開始。

認識“1”

方法平時在給寶寶吃零食時,就應訓練他用豎起食指表示“1”的方式,如寶寶能準確做到這一點,就要對他讚賞,以加強訓練效應。以後凡是給他食物時都要讓他先豎起食指表示要一塊,才將一塊食物給他。還可問寶寶:“你幾歲了?”教他豎起食指表示自己“1歲”。

目的發展數的概念。

模仿小動物叫

方法從動物卡片上找出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小貓等畫片,給寶寶講一個“唱歌比賽”的故事:“有一天,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小貓比賽唱歌。小雞先唱:‘嘰嘰嘰、嘰嘰嘰’,小鴨接著唱:‘嘎嘎嘎、嘎嘎嘎’,小狗搶著唱:‘汪汪汪、汪汪汪’,小羊慢慢唱:‘咩—咩—咩’,小貓最後唱:‘喵、喵、喵、喵、喵、喵’,好聽極了。”每學一種小動物叫,就出示圖片給寶寶看;或者當你說動物名稱時指著圖片,學小動物叫時做有趣的固定動作。反複多次後,再問寶寶:“小雞怎麼叫?”請他一一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目的發展語言能力和記憶力。

玩娃娃

方法給寶寶取來眼睛能自由開合的布娃娃和一方手帕,並告訴寶寶“娃娃”想睡覺了,你哄他睡覺。讓寶寶學會把(手帕)蓋在孩子身上拍一拍。過一會兒再給寶寶小碗和小勺,告訴他:“娃娃該起床吃飯了。”讓他把娃娃抱起來坐著,用小勺喂娃娃“吃飯”。

目的培養社會情感,學習關心同伴。

教兒歌、識數

一隻小鳥叫喳喳

一隻小鳥叫喳喳

兩隻青蛙叫呱呱

三隻小豬哼哼哼

四匹小馬呱噠噠

五個娃娃笑哈哈

分吃一個大西瓜

(提示:教寶寶各種小動物的叫聲)

走進大自然

方法帶寶寶到戶外或公園散步、郊遊時,引導他觀察自然界,如天上的飛鳥、地上的家禽等。帶他拾各種各樣的石子、樹葉、鬆果等玩。讓他觀察你用野花野草編一隻小花籃。還可做一個小風車,讓他拿在手上,在微風的吹拂下,旋轉起來,使他看到大自然的力量,享受自然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