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4—6個月情商培養(1 / 1)

記憶力訓練

處於這一時期的嬰兒已能對音樂作出反應,尤其是那些在胎兒期受過音樂熏陶的嬰兒更是如此。也就是說,他已具有初步的音樂記憶力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要有目的地、有步驟地讓寶寶欣賞音樂。

讓寶寶反複聽某一樂曲,增強孩子的音樂記憶力。

給寶寶聽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可用畫有單個物體的彩色圖片或實物配合,引起他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做到聲—(物)—情融為一體。

拚裝玩具

將一隻拚裝大公雞放在寶寶麵前,拆散,又裝好,再拆散,再裝好。然後給寶寶玩一會。拆散,再給寶寶,讓他自己試著拚裝,寶寶會竭盡全力拚裝大公雞,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裝好,大人就手把手幫寶寶把公雞裝好,並且學著“喔喔喔——”叫,寶寶會在勝利感中興奮不已。

發音訓練

與寶寶麵對麵,用愉快的口氣與表情發出“啊—啊”“嗚—嗚—”“喔—喔”“咯—咯”“爸—爸”“媽—媽”等重複音節,逗引寶寶注視你的口形,每發一次重複音節應停頓一下給孩子模仿的機會。也可讓寶寶到穿衣鏡前,讓他看著你的口形和自己的口形,練習模仿發音。

給寶寶唱兒歌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非常喜歡朗朗上口的兒歌,雖然,他們聽不出兒歌所表達的意思,但他們喜歡兒歌有韻律的聲音和歡快的節奏,更喜歡你給他念兒歌時親切而又豐富的表情、口形和動作。

適合這個月齡念的兒歌應短小、朗朗上口,並做一些固定的動作,如《甜嘴巴》:

“小娃娃,甜嘴巴,(用手指寶寶的小嘴巴)

喊著媽媽,喊爸爸,

喊得奶奶笑掉牙。”

每天至少給寶寶念1~2首兒歌,每首兒歌至少要念3~4次。應當結合寶寶的日常活動並配以固定的豐富的表情和動作,使寶寶做到耳、眼、手、足、腦並用,更有效地學習和記憶。

教寶寶認識日常物品

5個月齡的寶寶變得朝氣十足起來,早晨,他們不會賴在床上不起來,而是清醒後馬上起床,好像新的一天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去做似的。的確,由於感知覺的發展和對身體控製能力的提高,麵對這豐富多彩的世界,你的小寶寶需要你傾注更多的愛和時間,陪他讀一讀周圍的世界這部活“書”。原來,你是隨機地見到什麼就對他說什麼,幹什麼就講什麼。現在,你要有計劃地教寶寶認識他周圍的日常事物了。寶寶最先學會認的是在眼前變化的東西,如能發光的、音調高的或會動的東西,像燈、收錄機、機動玩具、貓等。認物一般分兩個步驟:一是聽物品名稱後學會注視,二是學會用手指。開始你指給他東西看時,他可能東張西望,但你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堅持下去,每天至少5~6次。通常學會認第一種東西是用15~20天,學會認第二種東西用12~18天,學會認第三種東西用10~16天,也有1~2天就學會認識一件東西的。這要看你是否敏銳地發現他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寶寶越感興趣的東西,認得就越快。要一件一件地學,不要同時認好幾件東西,以免延長學習時間。隻要教的得法,寶寶5個半月時,就能認燈,6個月能認其他2~3種物品。7~8個月時,如果你問:“鼻子呢?”他就會笑咪咪地指著自己的小鼻子。一般孩子,常在會走以後才學認五官,而此時開始教育幾乎超前了半年。

語言訓練

用相同的語調叫孩子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看是否在叫到孩子的名字時,他能回過頭來,現出笑容,表示領會了。孩子如能準確聽出自己的名字來,媽媽要說:“噢!對啦!你就是××”,“寶寶真聰明”之類的話,同時把孩子抱起來,貼貼他的小臉。如果孩子對叫聲沒有反應,就要耐心地反複地告訴他:“××,你就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