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一零年的夏天開始,劉龑便被一件事情所困擾,那就是突契即將來襲。
原本突契對於絹之國的襲擊幾乎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而絹之國相應的防禦措施也已經建設得十分完備,應該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可是這一次的情況卻有點不同於以往。
首先,突契方麵並沒有刻意的隱瞞即將來襲的意圖,這和以往是完全相反的。要知道突契的兵力以輕騎兵為主,高機動性和掠奪是他們的特色,所以攻擊的突然性就是他們最為重要的克敵製勝之道。以往突契都會盡最大可能隱瞞他們出擊的時間和方向,可這次他們卻沒有這麼做,這讓劉龑感到蹊蹺。
更為蹊蹺的地方是,以往突契無論怎麼隱瞞,劉龑都能通過伍思成或者劉獻之的情報網得知到一些端倪,這一次突契人並沒有刻意保密,結果反而找不到頭緒,各種說法混雜在一起,完全理不出一個頭緒來,情報的甄別工作在海量的各類情報中幾乎陷入停頓。
這還是劉龑與突契開戰以來第一次遇到的情況,他感覺自己一下子就像陷入黑夜的瞎子一樣不知所措,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一條消息已經被證實,那就是這一次突契將舉傾國之力來襲,其總兵力將超過二十萬,甚至有可能逼近三十萬之眾。
麵對兩國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戰,自己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防守,這件事情急得劉龑連日裏不斷與幾位高官商議。其實說穿了突契可能進攻的主要方向也無非是遼東,幽州,太原和豐州麟州一線,可是問題在於盡管這些年來這幾個方向的防禦都得到了顯著加強,並且也已經派遣了絹之國目前最厲害的武將鎮守,但是歸根結底每個方向上都隻有十萬左右的兵力,而且需要防禦的正麵都相當的寬廣,如果突契舉三十萬大軍來犯的話,單憑一個方向上的守軍是很難應付得過來的。連日會議討論的結果是大多數高級官員認為幽州有可能成為突契軍的主攻方向,因為幽州的防禦正麵比其他幾個地區都要寬廣,且又不像其他幾個地區的地理條件有利,再加上年初時高定邊的北伐中重創了突契的右賢王巴德爾,因此這裏最容易成為突契軍的首選目標。
不過兵部侍郎薛伯仁卻不肯讚同這種主流的猜測。他認為幽州的確是絹之國防禦鏈之中最為薄弱的一環,卻並沒有弱到可以被輕易突破的地步,突契想要攻下這片土地絕非易事,反而會付出相當的代價。那麼就應該仔細考慮一下突契的真實目的,如果突契的目標還是像以往一樣僅僅是為了掠奪的話,幽州其實是最不適合的地方,因為在突契與絹之國交戰的過程中,幽州地區遭受到的損失其實是最為慘重的。可以說幽州地區的北部幾乎都曾遭受過突契鐵騎的蹂躪,有些地區甚至被蹂躪了不止一次,因此那裏的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即便是突契軍想要掠奪也沒有可以掠奪的物資了。這樣的狀況即便是一支小部隊來也有可能滿足不了對方的胃口,更何況這次來的可能是數十萬大軍呢?所以除非是突契的目標根本不在掠奪,否則是不可能進攻幽州方向的。如果不是為了掠奪,那麼就是為了更為遠大的戰略目的了。在上述的四大防區內,幽州的戰略價值又恰恰是最低的。攻陷幽州好處就是可以切斷遼東都護府與絹之國中央政府之間的聯係,可是絹之國擁有無以倫比的海上運輸能力,即便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也無法完全切斷遼東都護府與中央的聯係,更何況遼東都護府所轄的地區廣袤,物產豐富,自給自足不成問題,切斷了也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那麼就隻剩下一個可能,突契在攻陷了幽州地區以後準備繼續南下,往冀州,青州一線發展,甚至可能打過黃河長驅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