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三 歸途(2 / 2)

唯一令薛伯仁感到欣慰的一點就是經過這些日子大漠風沙的洗禮之後,這些絹之國的子民都變得堅強勇敢起來。即使他們不擅長騎乘牛馬行動,卻依然緊咬著牙關堅持著。因此剛開始幾天的行軍速度還是讓他頗為滿意的。可是時間一長,這些百姓畢竟沒有受過訓練,體力漸漸跟不上,再加上糧食消耗完了以後,就開始宰殺牛羊來果腹了,羊還不要緊,要是不得不吃掉牛隻的話,就會減少交通工具的數量了。而且車輛損毀的也越來越多,為了趕時間,薛伯仁不得不放棄費時費力的修理,部隊的行軍速度開始迅速下降。

在薛伯仁離開龍城十一天以後,阿比契力爾的前鋒部隊回到了龍城。

阿比契力爾也算是行動迅速了,可惜還是比薛伯仁晚了一步。前鋒部隊的統帥正是右賢王巴德爾,他在半路上遇到了從龍城逃出來的貴族子弟和家屬,得知龍城陷落的消息。巴德爾並不慌亂,大致摸清城內情況和敵軍數量後,他一方麵派人報告後麵的阿比契力爾,一方麵帶隊加緊行軍速度。

在巴德爾看來,敵軍必定不會在龍城逗留過久,一擊得手之後一定會向南方撤退。因此他派出一支兩千人的分隊先行趕往龍城穩定局麵,自己則帶著主力折向南方,準備從半路上截擊這支敵軍,讓他們有來無回。

遺憾的是巴德爾估計的線路與實際差了那麼一點,或者說,他的估計太準確了,沒有想到薛伯仁的行動速度比他預計的要快,因此他的主力在薛伯仁的隊伍後方越一天半的地方擦肩而過。等到他的右翼遊騎發現目標,報告之後再折回來時,薛伯仁已經察覺到了危險,讓百姓先行一步,自己率領騎兵擋在了路上。

麵對這支騎兵,巴德爾用錯了陣型。在巴德爾的眼裏,這支攻破自己都城的敵軍是絕對不能放走的,因此他指揮騎兵從四麵包抄,將這支敵軍團團圍住。這種戰法本身當然沒有任何問題,巴德爾的指揮也沒有任何失誤,可是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心理。薛伯仁的部隊曆經艱險,而且每個人手上都有一筆為數可觀的財富,因此每個人都想帶著這筆財富回到家園,如果這個時候巴德爾采取從後方掩殺的陣勢的話,那麼這支軍隊很有可能就因此軍心瓦解,繼而被追殺殆盡的。可是他卻用了包圍態勢,被圍住的騎兵一心隻想衝出包圍活著回去,因此反而激發了他們的鬥誌,變得凶猛無比。同樣是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突契騎兵遇到了這樣一支如狼似虎的軍隊,就算想要阻止也力不從心,再加上盧清翰在前麵開路,薛伯仁斷後,絹之國的騎兵很快就撕開了一條口子,突圍而去。

巴德爾正要繼續追擊的時候,卻收到了各地的急報說絹之國從多個方向朝突契進軍,整個南部邊境炸開了鍋,可以說是處處烽火。巴德爾覺得這是絹之國的全麵進攻行動,而這支敵軍隻是冒險突進湊巧摸到了龍城,或者說就是絹之國的誘餌,為的就是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因此為了全局考慮,巴德爾不得不放棄對他們的追擊,轉而對付絹之國的全麵進攻。他當然不知道這所謂的全麵進攻隻是劉龑所下達的旨意引發的無序進攻而已,而薛伯仁也因為這個他所不知道的原因,僥幸逃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