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考題 2
作文新考區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幾條小溪在高山雪水的補給下,一路歡歌,流向遠方。在溪水的滋潤下,兩岸濃蔭蔽天,花草宜人。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有幾條小溪開始厭倦了這種生活,尤其是當聽到人們讚美樹木的茂盛、花草的芳香時,就特別氣憤,明明是自己無私奉獻給它們水分,到頭來,卻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得到。於是,它們便停止了流動。但有一條小溪卻這樣認為,我就應該這樣為它們服務,這是上帝賦予我最優秀的品質。它一如既往地流向遠方,歡快無比。後來,這條小溪成為了一條大河。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範圍作文,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擎:讀完材料後,我們會發現隻有那條成為大河的小溪是歡快的。因為它身上有最優秀的品質,它願意把溪水奉獻給兩岸的花草樹木。這恰恰是材料的著力點、落腳點。其實,材料就是在歌頌、讚美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和物。奉獻就是不求索取,是滿懷感情地為他人服務,作出貢獻,是不計回報的付出。奉獻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標準隻有一個,就是行為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有益,而且益處要大於奉獻者所追求的回報。我們既可以寫人生的價值,又可以說誌願者的行動;既可以談父母對子女的愛,又可以寫子女對父母的回報。
現場作文一
專訪郭明義
——把奉獻進行到底
支喜月
人物簡介:郭明義,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新時代的“活雷鋒”。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5年的工作量;堅持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器官)捐獻誌願者俱樂部,是目前國內參與人數最多的遺體(器官)捐獻誌願者俱樂部。郭明義的一生就是奉獻的一生,他的事跡詮釋了奉獻的內涵。為此,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 者:請你談談奉獻的意義。
郭明義:奉獻就是不求索取,是滿懷感情地為他人服務,作出貢獻,是不計回報的付出。
記 者:你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並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你家裏一定很富有吧?
郭明義:假如我不去奉獻,把錢存起來,或者經商,我的生活應該不錯。現在,我們一家三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裏。但我不會後悔,2009年我發起成立的遺體(器官)捐獻誌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和社會人士參與。看到這麼多的人加入到奉獻者的隊伍裏,我真是高興啊。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就是奉獻。
記 者:你這樣做,有人說你是傻子,還有人說你在作秀。麵對這樣的不理解和嘲笑,你怎樣堅守自己的奉獻理念呢?
郭明義:不管別人怎樣看待我的行為,我一定會一如既往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別人,奉獻我的愛心。一些人不理解我的行為是很正常的,我也不會太在意。說實話,我真的動搖過,但當我想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時,我還是堅定了我的奉獻理念。我感到我的行為是能夠得到人們認可的,我更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奉獻者的行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