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曆史真相(2 / 2)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朱允炆有點措手不及,在他的計劃裏,是應該先去周邊沿海各國尋找的,找到以後再去草原細致搜尋,所以他隻找了朱棣一人商量此事,不過現在看來,既然有了鐵木真下葬之地的消息,相信其中定有九鼎的存在。

此時朱允炆的內心矛盾之極,不知如何是好,自己要帶領船隊下西洋,那麼這草原之行應該讓誰代勞呢?

茲事體大,他是不會相信任何人的,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等這場戲演完,在好好謀劃一番,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場戲竟然演了四年。

當聽到手下人報,金川門被穀王等人打開之時,朱允炆知道這場戲終於要落幕了,當下帶領親信來到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偏殿,那裏有他準備好的,形體相貌與自己極其相似之人,還有幾個不受待見的妃子。

當然還有一些最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當年伺候孝慈皇後,也就是馬皇後的貼身婢女太監。

隻有除掉了他們,燕王朱棣的出身才不會出現紕漏,畢竟是沒人敢議論皇帝的,隻要大權在握,就可以扭曲是非黑白。

“報!”先鋒官大聲報告。

“進來!”朱棣喊道。

“報!燕王,前方大隊已經攻入皇宮,可是東偏殿在我們進入之時,已經燃起大火,雖然大火已經撲滅,可是已經失去了建文帝的身影。

據知情太監們說,建文帝見大軍入城,心灰意冷之下縱火自盡了。

當朱棣聽完這個兵士的報告以後,就知道這是朱允炆的金蟬脫殼之計,心中想到,這朱允炆真的是太謹慎了,這幾年雖然一直都有書信來往,可是對最後如何讓位卻是隻字不提,原來他自己早就打算好了,不過這是為什麼呢?非要讓世人知道他被火燒死,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隱情?

他那裏知道這正是朱允炆高明的地方,萬一出海尋不到九鼎,等再回來爭奪皇位之時,也大可說被大火焚燒而死的不是自己,隻因當時皇宮已被叛軍攻破,不得已之下,隻能縱火詐死。

想完這些,朱棣說道:“帶我前去,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那位兵士馬上應道:“是!”

隻見曾經雕梁畫柱的東偏殿,現在已經是殘磚斷瓦,垣倒屋塌了,經過現場兵士的收撿,覆蓋在地麵之上的瓦礫減少了大半。

這時一個兵士叫道:“這裏有死人!”

一聽這兵士的叫喊,附近兵士都趕了過去,由於人多,馬上清理出了數量眾多的屍體殘骸,等到碼放整齊之後,有人通知燕王過來驗看。

當朱棣看到這為數眾多的屍體之時,就斷定朱允炆已經離開了皇宮,因此當下說道:“建文帝,有感過往聽信奸佞小人讒言,罔顧國家利益天下社稷於不顧,幡然悔悟縱火自盡以謝天下,臨終前托付本王代為照看江山,直至選定新皇登基!

手下眾人聽聞,應聲齊道:“謹遵燕王口諭。”

當下指揮手下眾軍,安撫皇宮內外,再將建文帝駕崩之事,通報天下各州府衙。

等這一切安排妥當,燕王朱棣回到自己在京都的府邸,他知道,現在那位詐死欺天下的朱允炆,此時就在自己的府中,因此也不在宮中過多停留,徑直率人回府,商議後事安排。

府中密室,朱允炆此時好整以暇的喝著茶,等待朱棣的到來,看他一進門,開口問道:“怎麼樣四叔?外麵都穩定下來了嗎?”

朱棣神色複雜的看了他一眼,答道:“現在整個京都都已知道你駕崩的消息,已經再無反抗之音,隻是我很奇怪,你為什麼要選擇縱火自盡來遁走呢?”

聽朱棣如此發問,朱允炆解釋道:“如果我不是被大火焚燒而死,怎麼掩飾曾經伺候過老太後的宮人,都被我殺了滅口的痕跡?隻有縱火焚燒,才能不著痕跡的讓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就讓這一切都隨著建文帝的死而塵封地下吧!”

“原來如此,那好吧,現在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該怎麼做?”朱棣聽完朱允炆的解釋,明了的道。

“接下來我要你馬上登基,趁著現在重兵在手無人敢反抗,先坐穩帝位再說,其次就是將知道此事的一眾人等,全部誅九族,無論是關於九鼎之事,還是我們演的這場戲,要讓它永遠的消失,最好慢慢的讓人們忘記,曆史上曾經還有過我建文帝的存在。”朱允炆安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