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曆史真相(1 / 2)

朱棣聽後默然,也知自己出身所在,所以多年來一直無心皇位,看來真的如自己這個侄兒所說,不讓位於自己,真的是不會有自己坐擁天下之日。

想到這裏,一下橫心,也罷,就順了他,傀儡又怎麼,天下除了他在無人知道此事,為了徐妃,也隻好如此了!

心頭百轉,看向朱允炆說道:“說吧!我該怎麼做?”

朱允炆心下長舒一口氣,在他看來,這次的交鋒是他勝了,也沒有在過分的逼迫,而是細聲道:“等我坐穩江山以後,我會大力扶持文人,寬赦刑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一些對前朝舊事有所了解之人。

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我會假死變換身份留在你的身邊,準備一切出行用具,然後等時機成熟,親自率人乘船出海,遍訪西洋。

而你則坐鎮中原,等我一有發現,立即回朝與你商議。”

朱棣看他說的如此詳盡,就知道此事他一定是考慮多時,當下也就不再多做言語,隻是商定了一些細枝末節之後就告辭離開,安心等待下一步的消息。

看到朱棣走出門外,朱允炆這才滿頭大汗的坐在椅子上,對著門外目光陰沉的喃喃自語:四叔啊四叔,如果不是知道徐妃是你的軟肋,我還真的是拿捏不住你啊,雖然現在你應承了下來,可是如果到最後我一無所獲,這皇位你還是要還給我的。

我找你來商議此事,不是因為你最好控製,而是因為你缺少心機,隻要我臨行前留下幾處伏筆,那麼這掌控一切的大權,還是會再次回到我的手中的!

就這樣,在與朱棣商議完此事之後,朱允炆就一心尋找起關於九鼎的線索,直到幾年以後朱元璋駕崩,他順利的繼承大統,也真的按照當年的約定,做了一個尊崇儒家思想,以仁義管服天下的君子皇帝。

兩年後準備妥當,他才又遣人送交書信給朱棣,以示計劃正式開始。

收到了朱允炆給自己的密信,仔細看過計劃之後,朱棣一聲長歎,他知道,終於這一天還是來了,自語道:看來他是已經準備好了,下一步就是需要我的配合了。

哎,既然事已至此,隻能順應天命了,這千古的罵名我是背定了,朱允炆呐,朱允炆,你真的是太狠了!

那封密信中的計劃內容大概就是,讓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並大肆宣揚自己是馬皇後所生,是正統皇室嫡係血脈,有權利義務維護皇家政權的穩定,也隻有這樣才能在自己退於幕後時,毫無爭議的坐上皇位。

一路之上順便將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幾位重臣一一除掉,不單能用這種血腥的雷霆手段震懾他人,也能另其他朝臣在日後不敢與自己意見相左。

另外還告訴自己要慢慢的一路打到京城,而朱允炆則是要趁著連年的戰亂,將朱棣大軍所經之處的商賈巨富悉數掠奪一空,再將精通曆史,航海,奇門遁甲的民間高手偷偷藏匿起來,以備後用。

朱棣其實也懂得這是為什麼,因為在戰亂中沒有人會注意失蹤的這些人,也不會有人注意哪個大戶人家,家破人亡,因為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哪有閑心去管別人的死活啊。

可是引發這場戰亂的罪魁禍首,卻要我朱棣來做,嗬嗬!時也?命也?

隻是此時的朱棣卻不知道,也正是因為這場戰亂,才為後來的鄭和下西洋準備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古玩玉器。

就在朱棣接到朱允炆密信的時候,朱允炆也開始了收回其他幾位王爺的封地與軍權,撤銷了他們的世襲,以這個為起點,為朱棣起兵製造借口。

同時他又秘密的收攏了一些高手,組建了一個隱秘的組織,就為了在戰事起時,為自己做一些暗地裏的勾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那就是在自己離朝以後,幫助自己監督天下,這個組織也就是後來一直與皇帝手中西廠抗衡的東廠。

就當這一切都按照朱允炆的計劃發展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從草原傳來,之前散播出去尋找九鼎線索的一路人馬,在大草原找到了九鼎的線索,說是當年鐵木真病逝以後,特意吩咐將自己葬在一個秘密的地方,靠近現在的鄂爾多斯。

下葬的地方,據說有成北鬥七星狀排列的小湖拱衛,下葬完畢還叫自己的親衛放馬踩踏地麵,養草放牧三年,讓後人無跡可尋,再難尋找。

這次就是去草原的這一路人馬在偶然的機會下,還真的發現了一位當年住在鐵木真下葬地點不遠的牧民後人,也正是這位貪財的後人,對朱允炆的親信說起了這件事,一得到這個消息,這位親信馬上親自趕回京城,當麵稟報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