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驚天隱秘(1 / 2)

沒錯,這位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就是我們一直以為火中慘死的悲情皇帝朱允炆,那麼到底這一切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一切還要從石碑上麵的記載說起,簡單的概括一下石碑中的內容,可以分作三個部分。

首先,在這位皇帝還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相當聰慧的一麵,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無不涉獵,奇門遁甲、醫卜星相無不精通,尤其對前朝之事甚為熟悉。

根據碑文的記載,在朱允炆十五歲那年的五月,他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太子朱標過世,這對年幼的建文帝來說,足以稱得上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出生在皇家,一旦沒有了父輩的照拂,那是很難在這個大家族之中有立足之地的。

這一點年幼的建文帝深深的懂得,所以,他將自己所學所會的東西,盡可能的在飽受喪子之痛的朱元璋麵前盡情施展,以期讓他這個爺爺能注意到自己,隻有皇上注意自己,別人才不會這麼快的對付自己。

也正是這個決定,加上當時的建文帝很有其父溫文爾雅的風采,真的讓處在喪子之痛中的朱元璋,有了一個心靈上的寄托。

因為那段時間每天都與皇帝在一起,很快就的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在治理國家方麵年紀輕輕的建文帝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時也能得到機會讓他能與近臣們一起討論政事,慢慢的,他在軍事、政治、律法上的天分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讓朱元璋真正的對他刮目相看。

由於其他子侄輩的後人之中,除了四子朱棣以外沒有人能夠進入他的法眼,所以在發現建文帝的才能之後,便秘密的把他當做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培養。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少年時期的建文帝,每天開始大量的閱覽曆史文獻,兵法戰役,治國之策這類的史料,他知道這是他的機會,為了家族,也為了自己不再受到父親過世時感覺到的那種危機感,他盡力讓自己按照朱元璋的安排來生活、學習。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發現了宮裏的一個偏殿,在破敗的牆壁中找到了一本不知是誰留下的,記載著關於元朝太祖,鐵木真早年的一些隱秘,也正是這本殘書讓他的人生從此翻天覆地。

書中記載道:鐵木真青年的時候剛剛成親沒有多久,自己的妻子就被其他部落給搶走了,那時的鐵木真還沒有什麼統一蒙古,統一世界的想法,就是簡單的想將自己的女人給搶回來。

沒想到就是這次去搶人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情,才讓他成為了後世人眼中的成吉思汗,成為了那個幾乎統一了亞歐大陸的一代天驕。

按照這本殘書中所說的,當年鐵木真在組織人馬前去搶人的路上,救下了一個差點命喪狼口的漢人道士,雖然最終也是沒有保住他的性命,不過這個道士還是很感激的,在彌留之際,這個道士告訴了鐵木真為什麼會之身來到這片草原,他來這裏的目的是為了一個秘密,一個關於長生的秘密。

鐵木真當時還不是很相信,不過當這個道士顫抖著,從胸前的衣服裏拿出了一卷竹簡,並說這是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被有心人偷偷留下來的。

裏麵講的是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就是想要隱瞞一件事情,他下令焚燒的書籍和坑殺的所有人,其實就是這件事的知情者和他們的親人朋友,秦始皇本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下令進行的一場屠殺。

起因就是當年的那顆天降奇石,因為那顆從天而降的石頭,將地麵砸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而巧的是那坑裏有一件東西,確是秦始皇一直在千方百計尋找著的。

當時天降奇石與落地砸出的巨坑中出現神物這件事情,已經被流傳了出去,秦始皇擔心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此事,隻是為了想要隱瞞住這件事情,所以才下令來了一次大屠殺。

為了迷惑更多的人,他還親自命人在石頭上刻下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樣,讓自己的親信向外散播說這是上天示警,始皇陛下不久要歸天了,所以才引得始皇一怒之下斬殺了天降奇石附近的村民。

後來由於年代久遠和虛假的信息,天降奇石與焚書坑儒就變成了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年幼的建文帝看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深深的陷入當年的情境之中,既想看看鐵木真手中的先秦竹簡,又向往始皇帝那種天下生殺掌握手中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