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驚天隱秘(2 / 2)

還想繼續看下去的時候才注意到,手中的書已經是殘卷,隻剩下了兩頁內容,雖然不知道那神秘的道人與鐵木真到底說了什麼,不過看書中後麵殘存的記載,鐵木真搶親回來以後,開始走向了統一世界的道路,還說鐵木真也在窮極一生尋找那剩餘的神物,以圖長生之道。

那書中的最後一頁講到,始皇帝,漢武帝,鐵木真這幾位在位時,迅速擴張版圖的帝王都是在尋找那件神物,都想湊齊了得到長生不老的能力,也都各自有所收獲。

直到看到這裏聰明的建文帝也還是搞不懂他們到底在找什麼,如果這本書不是殘卷就會知道答案,可惜啊!

當時的建文帝也就是把這本書中講到的事情,當做了一個傳說,沒有去認真的對待,直到幾年以後,朱元璋立他為太子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太子東宮一麵牆上的暗格裏,找到了另外一本類似的書。

這裏麵詳細的記載了關於秦始皇與那神物的關聯,以及那神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幾位大帝都窮極一生的在尋找,為什麼在不停地擴張版圖。

原來他們尋找的,就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一件神器,禹王九鼎,根據這本書裏麵的記載,古時候諸侯們都說“得九鼎者得天下”,“問鼎中原”這裏麵提到的都是這個鼎,可是為什麼說得這九鼎就能得天下那?

其實在秦朝之前真的沒有人知道原因,一件簡單的器物,為什麼會讓這幾位史上出名的帝王如此瘋狂呢?

原來這九鼎中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傳說中這九鼎是大禹所造,其實不然,在大禹之前不知道多少年他們就存在了,隻是那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九鼎的真正意義。

直到秦始皇殺死嫪毐之時,從他的遺物中發現了九鼎的線索,出於年輕氣盛就想得到九鼎以堵天下之口,證明自己是上天安排的真命天子。

就這樣,始皇帝得到了九鼎中的第一個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如果有大量的金屬接近這個鼎,鼎身的顏色就會有所改變。

經過一次次的嚐試,秦始皇發現數量越多的金屬靠近九鼎,九鼎的顏色就會變得越淺,而鼎身上相對的也會浮現一些圖案,這些圖案不知為什麼就好像是真的一樣,上麵描繪的都是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人物,還有一些看似人身卻有其它動物頭顱的怪物,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宮殿,一幕幕都是栩栩如生。

隻可惜,鼎有四麵卻隻能看其中之一,不知道其它幾麵之上記載了什麼,就為了這一麵的圖案已經傾盡宮內所有金屬器皿,如果想看完所有,隻能是收集齊整個天下的金屬了。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但是由於當年丞相呂不韋曾經的專權再加上感覺常年征戰得來的皇位不易,為了實現自己當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的宏偉願望,所以他坐穩皇帝後始終在憂慮和思考著如何確保長治久安,使江山傳之萬世的問題。

而要坐穩天下,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收繳和銷毀流散民間的各種兵器,隻有這樣,才能防止別人的武力奪權,還有一點就是終於能有機會觀看九鼎的其他三麵。

於是,他總是在尋找一個合理的借口,來收繳全國的兵器,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一次,在大臣們的陪同下,秦始皇正在觀看舞燈籠和各種雜耍。

正在看得高興的時候,忽見一隊殺氣騰騰、手裏拿著刀劍等兵器的武士上場表演。秦始皇看見後,又觸動了自己的長久以來的心病。

這時候,恰巧臨洮一個農民送來一條消息,說是見到12個巨人,而且他們當地還傳唱著一道童謠:渠去一,顯於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聽後,龍顏大悅。

於是他假托征兆,說這是順應天意,下令收繳民間兵器,集中到大都鹹陽,鑄成12個銅人。實際上,秦始皇收兵器鑄造銅人,一是出於鞏固自己皇位的考慮,二就是為了那九鼎,他總感覺這九鼎與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

後來在秦都鹹陽,秦王宮阿房殿前,屹立著12個銅器鑄造的大銅人,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身著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他們渾身雕有精細的花紋,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也讓這位皇帝終於了解了這九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