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就象是一趟旅程,不在乎出發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人的生命隻有一次,馬克思說’人的類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自由、平等、民主等是人類追求的美好理想。反對****統治、要求平等和平等權利是時代的最強音。好好的快樂的活著,也許在下一個轉角處,就會有希望、幸福在等著我們。”我認真地答道。
”你所謂的幸福是什麼?“秋桐笑著問道。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所愛的女孩,彼此相愛、彼此依戀、彼此關心,一起快樂地度過一生就是幸福。“我深情地對秋桐說道。
”這和你的人生追求不矛盾嗎?“秋桐狡黠地笑道。
“一點都不矛盾!個人獲得愛與追求事業、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是相輔相成的。”我肯定地點頭道。
“你是怎麼看待金錢物質的?你覺得思想混亂、社會弊端病垢啥時候能解決?”秋桐又連珠炮似地笑著發問。
“金錢物質是人生存的基礎,沒有它其它一切都是空談。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明確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曆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曆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曆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倆位導師還說:‘城鄉之間的對立是個人屈從於分工、屈從於它被迫從使的某種活動的最為鮮明的反映,這種屈從把一部分人變成受局限的城市動物,把另一部分人變為受局限的鄉村動物,並且每天都重新產生二者利益之間的對立。’,’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隻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多元化和隨之而來的弊端病垢是在所難免的。“我引經據典地解釋道。
”回答得還令人信服嘛!你看的書還真不少。那我問你,過去的計劃經濟體製變革到現在的市場經濟體製你能理解得了嗎“秋桐笑著點頭道。
”總設計師不是說了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當今世界,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指出,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人們的普遍交往的基礎上的。沒有這種發達的生產力和豐富的物質基礎,則極端的貧困又會使得爭奪生活必需品的鬥爭死灰複燃,這隻能是曆史的倒退。“我真是服了,秋桐今天問題還真多。
”苴硯,你可記好了。下次給秋榕輔導的時候,好好給她洗洗腦。她經常拿這些打腦殼的問題來問我,我都不知道怎麼去答複她。“秋桐羞羞答答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