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街燈星星點點,在黑色大地上勾畫出一條條起伏蜿蜒、縱橫交錯的長長光帶。四周不時傳來或遠或近的鞭炮聲,倏然盛開的絢麗煙花,宛若繽紛的銀花突顯夜空後轉眼而逝。清洌的空氣裏,時有淡淡地煙火香味飄入鼻中。說完單位的煩心事,秋桐挽著我,緩步走在人行道上,不斷講述著自己和周圍的人在這經濟、社會、思想等劇烈發展變化的時代裏,隨著物質生活逐步改善提高,對現實和未來與日俱增的困惑、迷茫和未知。
為了開導她,我主動詳細地講述了那晚從舞廳出來,我和誌勇關於困惑、迷茫和未知的辨論,也敘說了我與誌勇分別後自我解脫反省的過程。為不增加她的煩惱,我在講述中略去了關於大學畢業分配的內容。秋桐聽完我的講述後,驚奇地笑著用頭輕靠我肩,讚歎道:“真不愧為天之嬌子,真令人刮目相看,看來我真是小看苴硯你了!敢於勇敢的直麵人生、直麵困難,隨時保持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鬥誌追求。雖然你的追求還隻是一種理想化,也可能是一種永遠無法實現的幻想,但人生總不能沒有理想、沒有幻想。不管這些追求最終能否實現,可生活總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追求。“
”有位哲人說,我思故我在。沉思是一種心靈的生活,沉思是心靈的清洗劑。沉思使人內心豐富而充實,沉思使人淡定,沉思使人成熟,沉思使人自信。告訴你這些,一是想讓你明明白白地了解我之所想,二是希望秋桐你也能積極地麵對遇到的困難和迷惑,不要被困惑所左右,不要迷失了方向。”我輕聲告慰道。
“現在好了!隻要有你,我就不會迷失了。隻是說得太籠統深奧了,一時半會難以完全明了。可不可以再說具體些?”秋桐吹氣若蘭地低語道。
“那晚與誌勇辨論後,我邊思考,邊翻看了一些書籍。我發現我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前人早有論述。特別是,近現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正是洞悉人生,愛情也罷,仕途也罷,財運也罷有了目標,就要立誌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有所羈絆,要堅持不放棄,成敗關鍵時刻,挺過來就能喜獲豐收。第一境界詩詞源自於晏殊的《蝶戀花》,以西風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明當前形勢相當淒涼,但在亂世之中,隻要能真正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清晰地看到遠方,看到天涯海角盡頭,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就能排除幹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這一境界是立誌、是下決心,是取得成功的基礎。第二境界詩詞來自柳永的《鳳棲梧》,以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努力奮鬥,即便是人瘦憔悴也不後悔。就是在各式各樣的困難麵前,堅持執著地追求,忘我地奮鬥,為了追求在所不惜。第三境界詩詞選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指在曆經千般周折磨勵後逐漸成熟,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自己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自己豁然領悟貫通。這時就能功到事成。”我邊想邊字斟句酌地回答道。
“說得真好!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詩句也曾引起革命年代仁人誌士的共鳴。苴硯!你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秋桐點頭讚許後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