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發展迅猛但總體上還很落後,人們生活水平極大改善但還不富裕,社會主流思想文化根深葉茂,但國內外其他各種思想潮流、價值觀念、文化娛樂、生活方式等也蜂擁而至,交彙於此。社會上出現了一批批的文藝青年、哲學青年、搖滾青年和熱血青年。稍微有點文化的家庭都收藏了些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著作、西方經濟文哲經典,讀書成為那時最有影響力的時尚。不同理念、不同觀點、不同角度、結論迥異的多元思想文化,灌輸到人們的腦海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人們在思想上產生混亂糾結、困惑迷茫、扭曲變異就在所難免。年青一代求知若渴、思想活躍、辨別力弱,偏偏又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因而常不斷在理想與現實、物質與精神、困惑與追求之間逡巡徘徊、左衝右突、舉棋不定,一方麵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內心始終仍有理想主義的一片天地,另一方麵又敵不過金錢物質的誘惑,不甘做清心寡欲的白麵書蠹,夢想著要把自己變成有產者,哪怕隻是很虛幻地過上一種有錢有閑的殷實生活也好。
秋桐對我所答複她的內容顯然是滿意的,雙手挽著我的胳膊,緊緊地依偎在我身邊,緩緩地漫步前行。行至天曌山林場招待所門前,可能是由於春節是合家團聚、走親訪友的節日,緊閉的門口左邊舊的舞會張貼畫邊上,貼著大大的舞廳暫時停業的告示:除夕至初七停業,初八正式開業。秋桐拉著我走近舞廳門邊,注目凝望了一會舞會宣傳告示,爾後又伸頭向樓上東張西望。其實樓上漆黑空寂,從外麵根本看不見二樓舞廳的布局情況,如果那時有其他人從此經過,一定會認為,我和秋桐是狂熱的舞迷,春節放假都還想來跳舞。
離開舞廳,走過氮肥廠,踏上回龍河石橋,秋桐側頭望著我,笑著溫言輕語道:“苴硯!你不想知道我的人生願望嗎?你咋不問我呢!”
“當然想知道!你的一切願望我都無條件地支持!”我興致勃勃地笑著道。
“我對政治、哲學啥的不感興趣。我希望喜歡的人有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裏的骨氣、不羈側泄的霸氣、刻進命裏的堅強。我也會全力支持你能努力創出一番事業。女的和男的不同,男的總是夢想能夠同時擁有愛情、家庭和事業,並為此奮鬥不息。絕大多數女人一生的夢想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家庭第一,事業第二”,都把自己小家庭的幸福當作自己的終極理想,心中向往和渴望能夠擁有一個安樂溫馨的小家庭,有一位深愛自己的愛人陪著自己朝夕相處、慢慢變老,有一個快樂健康孩子慢慢長大成人,那怕是粗茶淡飯過著簡樸的生活也無所謂。在麵對事業發展和家庭幸福兩選一時,絕大多數的女人往往會選擇家庭幸福,我也概莫例外。作為一個女人,誰都夢想自己能夠有一位能夠容忍自己隨心所欲撒嬌耍賴的愛人,疲倦時有個可以將頭依靠休息的肩膀,能夠和心愛的人養育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否則的話,就算事業再怎麼成功,對社會貢獻再大,一個缺少滿意的愛情,缺少家庭帶來的溫馨,缺少孩子帶來的快樂的生活,就會成為女人自己一輩子的最大缺陷。因此,很少有女的象你們男的那樣,為了事業追求可以奮不顧身的投入,可以不顧自己的家庭和妻兒老小。“秋桐一臉真誠地望著我,眼睛不停地在我臉上瞅來瞅去,好似在通過我的麵部表情,觀察我對她所說話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