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幫助孩子改掉遭人厭的壞毛病(3)(1 / 3)

一般來說,孩子傷人都是因為臨場控製不了自己,坦誠地跟他交談,很容易使其領悟到自己的過失並真心悔過。如果事態嚴重,可陪孩子到醫院看望受傷的小朋友,教孩子送禮物作為慰問,並誠懇地進行道歉。讓孩子明白,及時而誠懇的道歉是贏得原諒和尊重的好辦法。

王女士在談起自己的兒子時說:“兒子長得人高馬大,在班裏坐在最後一排,平時調皮搗蛋,總喜歡惹別人。我經常被他的班主任叫到學校去,因為經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說他欺負人。對於他喜歡攻擊他人,崇尚武力的惡習我一度無計可施,隻會在家裏狠狠地批評他,有時實在氣不過就會打他。但這個辦法根本沒有效果,他後來變得越來越老油條,一副很無所謂的樣子,真讓我氣不打一處來。”

後來,王女士無意間聽到兒子對他奶奶說:“媽媽不講理,經常欺負我,卻要我別欺負小朋友。其實我隻想和他們好,又不是要欺負他們。”聽到這句話後,王女士開始反省自己一貫的教育方法,覺得應該和兒子多溝通溝通。

很多時候,兒子都想對小朋友表示友好,但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或是沒有掌握好分寸,於是王女士就會勸兒子做事“溫柔”一點,用嘴表示“友好”就行了,沒有必要用手去抓或推;有時兒子欺負小女孩,王女士就告訴兒子這不是男子漢應該做的事情。兒子雖然才一年級,但非常崇拜男子漢的氣概,於是王女士就用“男子漢不會哭”、“男子漢不欺負人”這樣的話激勵他,效果真的很不錯。

暴力傾向嚴重的孩子是討人厭的。大多數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不要和喜歡打架的孩子玩!這可以使“小霸王”感到孤獨,如果再得到父母和老師的教育,他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克製。如果你的孩子崇尚暴力,那麼他身邊不會有很多朋友;如果你的孩子經常被別的孩子欺負,讓孩子逆來順受也是不行的,但絕不能讓孩子以牙還牙,而應該讓孩子學會適當地保護自己,必要的時候作出反擊。

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幼兒有都有攻擊行為。多數父母認為這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未給予足夠重視。而專家認為,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子突出,男孩受到攻擊後,會急切地報複對方,如果任其發展到成年,這種行為就可能轉化為犯罪行為。因此,父母要引起重視。

針對攻擊性強的孩子,家長可采取與孩子討論、講故事等方法,使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解決問題不能靠武力。告訴孩子,當與同伴發生衝突時,可采取以下步驟:①傾聽別人的想法;②平靜地陳述自己的想法;③協商達成共識。

7讓孩子改掉說髒話的毛病

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罵過人。在罵人的時候,難免會冒出難聽的髒話。或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或是怒不可遏,肆意發泄;或者僅是覺得好玩,有口無心。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偶爾說幾句髒話,並不要緊,因此沒有在意;有些家長卻把孩子罵人、說髒話視為洪水猛獸,嚴厲懲罰孩子。

幾天前,小雷和鄰居家的小輝在一起玩耍時,小雷搬小椅子時不小心碰到了小輝。可能是被碰疼了,所以小輝衝過來對小雷破口大罵,言語中有很多髒話。正在不遠處和別人聊天的小輝的媽媽徐女士看到後,趕忙過來製止小輝,小輝卻氣呼呼地說:“誰讓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要罵他!”徐女士很生氣,不由分說地扇了兒子一個巴掌。這下好了,小輝鬧個不停了。兒子罵人、說髒話已經不止一兩次了,對兒子這樣的不文明言語,徐女士不知如何糾正,感到很苦惱。

想讓孩子改掉說髒話的毛病,父母應該講究方法。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過於嚴厲也行不通。應該讓孩子明白說髒話是不禮貌、不文明的,是不討人喜歡的,應用恰當的方式發泄心中的怨氣。

要知道,孩子罵人、說髒話可能是因為沒有是非觀念。他們看到別人說髒話,於是也跟著學。特別是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髒話,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

陳建是個淘氣鬼,一天他玩耍時把手指弄破了。吃晚飯的時候,媽媽讓他去洗手,他說手疼,不肯去。媽媽隻好帶他去洗手,洗手的時候,陳建大聲地說了一句:“我靠。”

媽媽聽了很驚詫,以為自己聽錯了,就問:“你說什麼來著?再說一遍。”

陳建得意地說:“我靠,我靠,我靠,我靠……”

媽媽生氣極了,她嚴肅地問:“我們家沒人說這些話,你是跟誰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