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幫助孩子改掉遭人厭的壞毛病(2)(3 / 3)

陳昊家裏生活條件優越,又是獨生子。從小他就受到了家人的寵愛,隻要他做了點事情,或是學習成績提高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大肆表揚。久而久之,陳昊變得非常自信,接下去就變得自大和驕傲起來,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上初一時,一次作業寫得很潦草,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竟然和老師爭執起來,還說老師的板書寫得很“垃圾”。還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把班裏同學寫得好的作文念給大家聽,陳昊的作文沒有被老師念到,他非常生氣,就在私底下不屑地說:“真是太糟糕了,這哪裏是好作文啊。”一些同學見陳昊這樣侮辱他們的作文,生氣極了,他們不喜歡和陳昊玩了。

人人都喜歡謙虛的人,驕傲自大的人是遭人厭的。即使是在提倡“毛遂自薦”精神的今天,謙虛依然不失為一種偉大的美德。有謙虛精神的孩子如同持有一張好人緣的通行證,可以順利地在良好的人際交往中快樂成長。

如何避免孩子養成驕傲自大的毛病?或是當孩子出現驕傲自大的情緒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不要過分讚揚孩子。家長對孩子過分的誇獎與肯定,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驕傲情緒,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一旦這種驕傲情緒產生,再糾正就困難了。生活中,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優秀,逢人就誇。這樣做雖然滿足了父母的虛榮心,卻對孩子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孩子看不起別人,狂妄自大。

第二,時常讓孩子貧窮一下。因為優越的生活環境可能會使孩子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從而看不起一些家庭條件普通的同伴。盡量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要防止孩子因物質過於富足而產生畸形的滿足感,從而削弱進取意識。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好的條件是父母創造的,作為孩子,他和其他同伴一樣,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第三,家長要為孩子做出榜樣,不能在鄰裏、親朋好友之間表現出驕傲的情緒。家長應謙虛友善,胸懷坦蕩。家長的示範和家庭的良好氛圍,最有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6如何對待崇尚武力的“小霸王”

在孩子當中,有時會有那麼一兩個“小霸王”。他們攻擊性特別強,常常擾亂別的孩子正常的遊戲,或是欺負弱小的孩子,讓孩子們敢怒不敢言,於是大家隻好遠遠躲開他們。家長也為此煩惱,因為他們知道崇尚武力的孩子不可能有好人緣。

樂泰10歲那年,小表弟過生日,選了個周日開慶祝會,親戚鄰居全被邀請到他家玩。中午,樂泰和一群小孩正在玩“公仔紙”,突然小表弟哭著來找他,說鄰居小孩欺負他,把他推進了水溝。樂泰那時是個“孩子王”,威風八麵,一聽如此,忙問欺負他的人在哪,然後領著一班人馬找到那些小孩。樂泰叫他們道歉,但是他們不幹。樂泰二話不說,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兩人扭成一團。他們滾到地上,樂泰摸起一塊石頭,往對方頭上磕了一下,那個孩子馬上大哭起來,額頭上血流不止。樂泰看到事態不妙,和那些孩子轟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勝仗,樂泰有點揚揚自得。誰料傍晚,快開飯的時候,樂泰看到與他打架的孩子頭上纏著白紗布,在他爸爸的帶領下找到表弟家。樂泰的媽媽知道他打架了,生氣地抽了他一頓。接下來,媽媽叫樂泰向那孩子道歉,還讓樂泰罰站,在晚飯結束後吃剩飯菜,然後洗碗。樂泰感到委屈極了。

無論孩子的出發點是什麼,動機是否有理,用打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都是不可取的。然而,當眾懲罰孩子,不讓孩子吃飯,讓孩子洗碗,都會對孩子的自尊造成極大的傷害。可以說,家長用暴力行為對待兒子的暴力行為,是不明智的教育方法。

當你發現孩子和人打架的時候,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懲罰孩子,而是應該把兩個孩子分別帶到一邊單獨地談。用嚴肅而平靜的語氣,問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孩子說為什麼要攻擊別人,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與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