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消除孩子的交際煩惱,使其更好地與朋友相處(3)(2 / 3)

一位家長說,他的孩子不善交往,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得罪了班裏的“老大”,老大結集班裏的很多同學來孤立他的孩子,這位家長感到很鬱悶,不知道是該讓孩子奮起反抗,還是讓孩子默默忍受。

其實,這種情況在幼兒園、學校裏比較常見,有的孩子性格外向、語言能力發展比較早,表現積極,愛打抱不平,成為班裏的小頭領。而另外一些內向的、不愛說話的孩子,就不那麼容易融入班級群體中,漸漸被大家冷落了。

當孩子遭遇冷落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把家當做一個溫暖的天堂,而不是一個避難所。一位心理學博士說:“家庭要對孩子做到支持和引導。告訴孩子們,外麵的世界裏總會有他們的朋友,不過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在蘇珊10歲生日到來的前3天,她的五個最要好的朋友相繼告訴她,她們不能來參加她籌劃了很長時間的生日派對了,其中有個朋友還告訴她,她們要到另一個女孩家玩,而蘇珊沒有收到那個女孩子的邀請。當時她傷心極了。

如今,蘇珊已經為人母親,當她7歲的女兒奧麗娃哭著跑到她跟前時,兒時痛苦的記憶又湧上心頭。原來,女兒最要好的朋友正在開晚會,而她沒有被邀請。蘇珊說:“那天晚上,我安頓女兒睡下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我忍不住哭了起來,看到女兒和我受到一樣的傷害,我真難過。”

孩子正處於嚐試如何與人交往、如何以他人認可的方式去接觸同齡夥伴的階段,當他們被朋友冷落時,那是一種不被認可的傷痛。而那些受了傷的孩子的父母如何處理這類敏感事情,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旦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不能幫助孩子緩解傷感情緒,有可能使一次被冷落變成持久的感情傷疤,影響孩子今後與人相處。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要敏感地注意到孩子受到的傷害。因為小一點的孩子還可能願意跑到父母的懷裏,傾訴他們的煩惱,但是大一些的孩子,他們會感到尷尬,從而更願意將痛苦隱藏起來。一位博士曾說:“當孩子被冷落時,他們受傷的心情最容易被父母忽視,其實,這時候孩子像剛剛學步時一樣需要我們,隻是以不同的方式罷了。”

那麼,當你確認孩子遭遇了冷落,被朋友們故意孤立時,你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呢?下麵就是一些兒童教育專家們的建議。

第一,分析原因,三思而後行。首先詢問孩子是否做錯了什麼,是否得罪了別人。如果錯誤完全在別的孩子身上,家長不要輕易打電話向對方的家長告狀,這樣隻會增加你的孩子再次成為被攻擊對象的可能性。父母應該做的是鼓勵孩子勇敢地麵對,然後培養孩子的應付能力。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請求校方給予幫助。

去年,李娜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經常被班裏的女孩子取笑,因為她的名字很特別,大家以此為孤立女兒的理由。好幾次,女兒哭著回家。起初,李娜讓女兒不要理會她們或叫她們不要取笑女兒,但是沒有效果。李娜便打電話給女兒的班主任,在老師的幫助下,那幾個女孩意識到自己錯了。

有時即使老師出麵也解決不了問題,但是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雖然被同學冷落,但是老師還是站在自己一邊。

第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很多時候,在家長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被孩子看得很重。所以,不管家長有多焦慮,也不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對這種事情的過分關注。家長應該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接著談一談解決辦法,然後結束這個話題。如果家長總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會讓孩子更加難過和擔憂。因此,把該說的說完後,就要把孩子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到別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