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師沒有懷疑劉天,但是班裏的同學都在私底下低聲細語,說很可能是劉天拿了同桌的錢。同桌也不相信劉天,接連幾天質問劉天。劉天知道自己清白,但是大家投來懷疑的眼神讓劉天感到坐立不安。
這件事情之後,劉天發現和自己玩的人少了很多。許多比較要好的朋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和自己那麼親近,更為可怕的是,同桌在書桌上安了一把鎖,隨後班裏掀起了一陣“安鎖風”,大家生怕自己的東西被人偷了。劉天覺得這一切好像是衝著自己來的,他再也沒有心思安心地學習了,成績一落千丈。
一段時間後,媽媽得知了劉天成績下降是因為被人冤枉了而失去了學習的熱情,生氣地衝進老師的辦公室,對老師和全班同學表示了不滿。她認為老師沒有把這件事情調查清楚,使自己的孩子受到牽連。結果,老師在班裏向大家宣布:“劉天不是小偷,請大家不要懷疑他。”但劉天並未走出被人冤枉的陰影,因為同學們並沒有改變對劉天的態度。
之所以說當孩子被同學誤解後,家長不宜出麵替孩子“平反”,是因為那樣會把孩子置於同學及老師的對立麵,也不利於孩子提升自我抗壓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當他被人誤解和冤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仔細聆聽,讓孩子敘述得詳細點,中途盡量不要打斷孩子的話,父母可以不停地回應孩子,比如:“哦,是嗎?”“你說的意思是……”“是的,你接著說……”等等,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被尊重了。
第二,盡量去理解孩子的內心的感受,並真誠地表達出來。給孩子提出建議或想法,給孩子一些安慰和支持。
第三,鼓勵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例如,讓孩子忘記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用實際行動去為自己“洗冤”,通過熱情主動幫助他人、努力提高學習成績,重新獲得同學們的認可等等。
麵對孩子被人誤解、冤枉,我們應該用心去理解、體諒與支持,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孩子堅強麵對。
8當孩子遭遇冷落時
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和大家在一起玩得開心,當他們有強烈交往願望的時候,卻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和夥伴們玩到一起,感覺被朋友們孤立、冷落時,那種被集體“拋棄”的感覺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嚴重的話還會使孩子對人際交往產生恐懼心理,變得自閉起來。
妞兒總是被班裏的同學孤立,為此媽媽常常憂慮得睡不著覺,按照常理說,學習好,活潑,又是小班幹部,總是最有人氣的,可是為什麼別人都孤立她呢?為了防止妞兒得罪人,父母一再教育她不要多管閑事,然而即使這樣,還是沒有人跟她玩。
前幾天,妞兒悄悄對媽媽說:“媽媽,我本來有一個好朋友,那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我去上廁所了,她使勁喊我但是我沒有聽到,她為此很生氣,當著很多同學的麵大聲對我說,再也不和我做朋友了。可是,我已經向她道歉了啊。第二天我主動和她說話,但是她理都不理我。現在,我一個朋友也沒有了,沒人跟我玩,我主動找她們,她們像是串通好了的,都不理我。下課了,我隻好一個人待在教室裏看書。”
聽了女兒的傾訴,媽媽非常難過,她尋找各種方法,例如,讓妞兒邀請住在附近的同學來家裏做客,讓妞兒和同學一起分享自己的零食,媽媽還陪妞兒和她的同學聊天,帶她們玩,可是這一切,隻在最初的幾天奏效,之後,妞兒又被大家冷落。媽媽又不斷與妞兒一起反省她哪裏做得不對,可是並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啊。現在妞兒生怕大家不跟她玩,總是聽人家的。
被夥伴冷落的孩子,不但會心裏難受,而且學業也會受到影響。一項在美國孩子中的調查顯示,那些被夥伴孤立的孩子更容易逃避課堂的活動,並且他們的學業也更容易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