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消除孩子的交際煩惱,使其更好地與朋友相處(1)(2 / 3)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獨自去麵對被人欺負這種事情,最好不要過多地幹涉。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並形成霸道、自私的不良習慣,這都不利於孩子獲得好人緣。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要自己去麵對人生,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這樣孩子才能早點獨立、早點成長。

2班裏的小壞蛋總喊我外號

很多孩子都有外號,有的是家人給他們取的,一般而言,有一定的寓意;有的是同學、夥伴給他們取的,多數詼諧幽默。雖然給人取外號、喊人家的外號並沒有惡意,但是這種捉弄人的方式經常會給別人帶來傷害,甚至引發衝突,最後搞得人際關係緊張。

小時候,鄰居幾個調皮的孩子給黃碧取了個綽號叫“毛毛蟲”。起先,黃碧也不大喜歡這個聽來怪怪的稱呼,為此她還煩惱過一陣子。

在家裏,爸爸媽媽有時候也會拿黃碧尋開心,叫她毛毛蟲,後來那個愛搞惡作劇的哥哥把黃碧的外號在班上一宣揚,他班裏的同學都叫黃碧毛毛蟲了。

一天,黃碧的幾個同學正在打掃學校的公共區,不知誰在花壇下發現了一具毛毛蟲的屍體。溫帥同學被死去的毛毛蟲嚇得大哭起來,還向周圍的同學大喊:“毛毛蟲啊,你死得好慘呀!我會把你厚葬的,我馬上就去給你寫追悼詞……啊……我可憐的毛毛蟲呀……”就在他邊哭邊喊的時候,黃碧發現周圍的同學都盯著她,臉上還露出怪異的笑容。

黃碧氣得火冒三丈,她決定讓溫帥屈服,於是快速地走到溫帥麵前,對他吼道:“你這個豬頭,吃錯藥了?幹嗎沒事找事啊?”說完還氣憤地踢了他一腳。大家終於見識到了黃碧的厲害,再也不敢叫黃碧“毛毛蟲”。班裏的男生說黃碧很潑辣,班裏的女生說黃碧一點也不溫柔,就這樣,大家對黃碧有所疏遠。

“班裏的同學總是喊我的外號”,很多孩子這樣抱怨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很多孩子偏不叫別人的名字,而經常喊別人的外號,確實給年幼的孩子帶來不少煩惱。有的孩子說:“別人喊我外號的時候,我很生氣,但是又不好和人家翻臉,否則,別人會認為我小心眼,但是我聽著外號就別扭,渾身不舒服。”

多數孩子喊別人外號隻是為了調侃、開點玩笑,並沒有惡意,但是這要看什麼樣的外號。比如,有個孩子因為5歲的時候還有尿床的習慣,被幼兒園裏的夥伴取名為“尿盆”。如果當他長大了還叫他“尿盆”,會讓感到被羞辱和不尊重,會給他帶來傷害。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喊人外號的習慣,最好還是教育孩子改正過來,以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馬漢的班上有幾個同學特別愛給別人取外號。比如:把馬漢叫做“蘿卜頭”,把吳曉珊叫做“矮冬瓜”,把劉奕叫做“劉狗”等。

他們整天“蘿卜頭,蘿卜頭”的叫,把馬漢呼來喚去。馬漢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他最開始的時候很煩惱,但是在爸爸的開導下,變得對自己的外號並不在意。可是,吳曉珊是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人,就因為她身高很矮,大家就叫她“矮冬瓜”。有一次,吳曉珊因為同桌叫她“矮冬瓜”而大發脾氣,還把事情告訴了班主任,最後同桌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頓,吳曉珊和同桌的關係也鬧僵了。

還有劉奕,因為他平時不太講衛生,有點肮髒,很多同學就叫他“劉狗”。這個不雅的外號讓劉奕感到很痛苦,他感到自己在女同學麵前很沒麵子,在男同學麵前抬不起頭。

經常喊人家外號,特別是那些不雅的、罵人的外號,是對別人的極大羞辱,這樣隻會讓別人討厭和記恨。因此,家長首先讓孩子明白,喊人家外號是不會給人好感的,如果想多交朋友,想處理好人際關係,就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及其名字。

當你的孩子遇到了被人喊外號的煩惱時,首先要開導孩子,讓孩子別太在意別人的無心之言,學會寬容別人的不良行為。但也要讓孩子適時提醒對方不要喊自己的外號。當然,提醒別人的時候,不必怒發衝冠、大聲嚷嚷,要學會友好地提醒對方。

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外號,能夠表現孩子優點的外號,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勇敢地接受。例如,人們稱NBA球星奧尼爾為“大鯊魚”,稱科比為“小飛俠”,其實這些外號都是對別人一種友好的評價。而且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喊對方的外號,是一種親切的舉動,有助於聯絡感情,家長應該讓孩子以此為榮。

3其實我也不想和好朋友絕交

一直是在一起玩得很好的朋友,一天因為矛盾和衝突無法緩和,就宣布絕交。這時候,無論是誰,心中難免會有點失落感。在孩子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會出現交往問題,當你的孩子決定和朋友絕交的時候,就意味著決定今後不再與對方來往,想起之前的美好回憶,孩子心中必然難以平靜。

交個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與童年的玩伴是最容易建立長遠的友誼的。但是當孩子有一天告訴你他要和某個朋友絕交時,意味著孩子的內心充滿了煩惱,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