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幫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礙,鼓勵他融入群體(3)(1 / 2)

在孩子當中,我們總能發現一些油嘴滑舌的小家夥。當然,也會發現一些溫文爾雅,從來不發表自己想法的孩子。在集體活動中,那些油嘴滑舌的孩子會成為“智囊團”中的一員,他們總能說出千奇百怪的點子;而溫文爾雅的孩子則會絕對服從大家的意見和安排,大家說怎麼玩就怎麼玩,大家說怎麼做就怎麼做。

美玲和幾個小孩在院子裏準備拔河比賽,小華高聲一呼,將大家叫到一起,說:“這個遊戲要分兩班,咱們現在分一下,大家說怎麼分。”有的孩子說:“按身高來分,高個子的和矮個子的要搭配一下。”有的孩子說:“要按體重分,胖的和瘦的要搭配開來。”有的孩子說:“男孩子比女孩子力氣大,不能把男孩子分到一班了。”總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滔滔不絕,但是意見不統一,隻有美玲一個人沉默不語。

最後,小華“一拍板”,按他的意思隨意分了一下。結果美玲被分到實力弱的那班,拔河比賽上輕而易舉地被小華那班擊敗了。美玲回家後對媽媽說:“剛才我們拔河比賽的時候,小華分班時明顯不合理,為什麼他那班男孩子多?”媽媽問:“你想到了怎樣分才是最合理的嗎?”美玲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媽媽覺得她的想法不錯。當媽媽問:“你發現他那樣分不好,你有沒有說出來?”美玲說沒有。媽媽又問:“為什麼不說呢?”美玲不吭聲。

很多孩子在父母麵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然而在小夥伴們麵前卻不敢說話,不想把自己的點子說出來。在集體活動中,他們習慣了被人領導,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顯得很沒有主見和膽量。這樣的孩子經常會被群體冷落,因為大家覺得即使對他不公,他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在學校裏,老師經常會組織學生們分組討論一些問題。有的孩子在集體討論中就是不發言,他寧願把自己好的想法憋在心裏,因為他害怕萬一說錯了會受到大家的恥笑。當大家讓他發表意見的時候,他會表現得很緊張,然後胡亂說幾句,或是幹脆不發言。

在課堂上,一個題目有時會有許多解法。當老師問大家“有哪位同學還有新的解題方法”時,有的孩子寧願偷著樂也不願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點子。一方麵是因為他們自卑,不敢在大家麵前說話,另一方麵是因為他們沒有分享的意識。

畏懼犯錯就是毀滅進步,因為怕錯而不敢吐露自己的想法,不利於孩子不斷進步。因為沒有分享意識而把好的點子埋藏在心底,是一種自私的表現,這樣不會受人歡迎。學習中,孩子們之間相互請教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孩子向同學請教一道題的解法,而對方明明知道怎麼做卻硬是說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同學們的信任和好感,很容易被大家孤立和冷落。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和信任,希望孩子有個好人緣,就要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點子。當你的孩子說出了好點子,並使集體活動開展得更加生動有趣,夥伴們絕對會對你的孩子投來讚許和欽佩的目光。而下次活動時,你孩子的意見將會更加受到大家的重視。長此以往,你的孩子就會在集體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他將受到更多孩子的信任。

當然,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愛說話,是因為他們曾經被冷落過,他的話曾經被人忽視,特別是父母不注重傾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試想,如果孩子跟父母說話時父母總是愛理不理,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他會認為:“我還不如不說,反正說了也沒有人聽。”於是,孩子學會了沉默。因此,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說話,並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點子”,而且要給孩子及時的讚許。

7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優異的學習成績,為此他們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學習,限製孩子與人交往,特別是反對孩子與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來往。這樣就使孩子與人交往的機會減少了很多,連一些令人愉悅的集體活動也會錯失。

何昊是初二的學生,一周前他告訴媽媽,因為班裏的同學過生日,所以他和幾個同學組織了一個出遊活動,決定在幾天後的周末去北京遊樂園為那個同學慶祝生日。然而,這個請求遭到了媽媽的斷然拒絕,媽媽還斥責了何昊,說他就知道玩,從來不肯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