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董明今年14歲,為了上網的事,他和父親已經有一年沒有說話了,他狠狠地說:“如果老爸還限製我,我就將冷戰持續到我上大學離開這個家。”
董明與父親的冷戰源於一次爭論,“有一次,老爸來到我屋,那時我剛好做完作業,在網上和朋友聊天,老爸發現我的那個網友是個女的,就問我是不是在網戀,我說不是,隻是聊得來,我自己也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老爸突然勃然大怒,拔掉了我的網線,我覺得很委屈就和他吵了起來。”事後,盡管董明母親多次勸解,但父子兩人就是不肯“妥協”,董明說:“老爸為了讓我不再上網,斷了網線,拔掉了鼠標,反正該使的招都使遍了。現在我已經很少用家裏的電腦了,如果非得用我寧願去網吧。”
直到現在,董明都沒明白為什麼老爸對他在網上聊天如此反感,他說:“老爸是個工程師、高級知識分子,我一上初中他就主動給我買了電腦,平時也就上網查查資料,偶爾和網友聊天,我覺得這很正常,比起很多同學上網玩遊戲好多了。”
而董明的老爸表示:“自從知道兒子交上了網友,我就睡不踏實了。”老爸坦言,兒子對電腦的熟練操作程度早已超出了他的預料,他說:“我給他買電腦,教了他一些簡單的程序以及上網的方法,是想讓他利用網絡好好學習,買電腦時我也有過擔心,怕他好奇去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或者用網絡交友,為此我當時設置了屏蔽,消除了不健康網站的鏈接,還給網絡聊天程序設置了密碼,但是幾個月後,這些‘障礙’都被兒子消除了。這下可好,他每天吃完飯就坐到電腦前,以前還和我們聊聊天、談談學校裏的事情,有電腦後他就在家裏不怎麼說話了。”他承認自己的有些行為可能過激,但如果現在不阻止孩子,等出了事就晚了。
如今,在城市裏,幾乎每個孩子都使用電腦,網絡已經成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件“玩具”,也可以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助手,還可以成為孩子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渠道,更是提升孩子溝通能力的一個便捷途徑。但是因網絡內容的龐雜,客觀存在某些不利因素,很容易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於是,有些家長視網絡為洪水猛獸,極力反對孩子交網友、玩網遊,但又苦於無良策來應對,因此非常苦惱。
這裏我們給這些家長提供幾條建議。
首先,不要強烈幹涉孩子上網聊天。有記者隨機采訪了20多位家長,其中隻有兩位家長表示信任孩子,不幹涉孩子的聊天,其餘家長都對上網聊天持否定態度。他們表示願意讓孩子學電腦這項基本技能,而且不學不行,但上網聊天不行,耽誤學習。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沉迷網絡,基本不讓孩子上網,即使上也要在旁邊監督。
其實,孩子交網友並非都是壞事,網友中也有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這樣孩子就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而且有些孩子不喜歡說話,但是他們可以利用網絡傾訴自己的心裏話,獲得網友的心理支持和安慰,這對孩子而言是有好處的。如今聊天工具是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溝通工具,學會網絡溝通也有助於提高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
其次,如果孩子要求見網友,家長需要把好關。有的孩子被網友迷上了,為了見網友而離家出走,讓人擔憂。因此,對於孩子上網,家長不但要有時間限製,更要有內容的把關。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堵,並非什麼網也不能上,而是要有選擇。孩子交網友、見網友也需要家長把關,家長要告訴孩子網絡的虛擬特點。讓孩子知道和網友見麵與聊天比較起來,問題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和網友見麵很容易被騙、被拐賣,甚至被殺害。
最後,家長不能落伍,要學習電腦。其實,網絡既不神秘,也不高深,網友也並非全是壞人。隻要家長主動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電腦操作技巧,就會發現它隻不過就是個工具而已。一段時間下來,你和孩子之間就有了共同語言,孩子也會把你當做是“自己人”,既溝通了感情,又便於疏導和管理。學會了上網,既教育了孩子,又充實了自己,樹立了威信。家長們,趕快讓自己成為孩子們的網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