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媽媽說到自己的女兒彤彤的變化時,心情特別激動。彤彤今年五歲半,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在親朋好友麵前非常活潑,但是李媽媽不讚成彤彤與陌生人說話。在一次同事的聚會中,李媽媽發現很多陌生的同齡孩子在一起玩得非常開心,還主動和彤彤打招呼,而平時活潑好動的彤彤卻用沉默應對。許多同事問彤彤的名字時,她也不回答,李媽媽這才意識到不讓女兒和陌生人說話的危害。
後來,李媽媽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彤彤與陌生人的交際能力,例如,故意給彤彤單獨去商店買東西的機會,並事先告訴彤彤怎麼與售貨員打招呼。同時,李媽媽也告訴彤彤,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要學會自我防範,不要跟著別人走。現在的彤彤學會了主動和陌生的小朋友說話,和陌生成人打招呼。
孩子將來要進入社會,對他們而言,他們身邊的人多數是陌生人,當你的孩子丟失、受到驚嚇或是受傷的時候,多數會得到陌生人的幫助。陌生人並非都是壞人,而且可以說,陌生人中好人還是居多的。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與陌生人交往,當孩子遇到麻煩時才會有意識地向陌生人尋求幫助。這樣孩子會有很多機會和陌生人交朋友。
事實上,從來不與陌生人打交道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壞人的誘騙,因為他們不與陌生人打交道,所以缺乏這方麵的經驗,沒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識別陌生人的真實麵目。因此,應該讓孩子多與陌生人打交道,比如向陌生人問路,幫助陌生人指路等等。當你與孩子和陌生人一起交談的時候,孩子也會逐漸意識到很多陌生人是可以接近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學會判斷陌生人友好與否的標準。
讓孩子有個好人緣,不僅僅是讓孩子在熟人圈裏有個好人緣,還要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溝通、結交的能力。如果孩子走到哪裏都不愁找不到朋友,那才是真正的有人緣。珍·福爾是一個研究兒童成長與行為的專家,她為家長們提供了讓孩子安全接觸陌生人的幾種方法。
例如,當你和孩子逛商場時,你可以與一個陌生的人交談,等對方走後,你要告訴孩子:“那個人是陌生人。如果你在商場裏和媽媽走散了,會有陌生人幫你的,但是你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他帶你到別的地方去。”類似這樣的話,是為了讓孩子提高警惕。因為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你必須不斷向孩子灌輸這種觀念,孩子才能記得牢。
陌生人並不是“大灰狼”,家長千萬不要用不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陌生人,以免給孩子造成陰影。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學會和陌生人溝通,這樣孩子長大後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10麵對孩子交網友,害怕不如引導
為了讓孩子利用電腦學習知識,很多家長都為孩子配備了電腦。然而,有很多家長自己並不會使用電腦,更不具備指導孩子上網的知識。在孩子麵前,家長們成了“小學生”。他們隻知道電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少數家長對於電腦認識僅僅停留在“可以打字”這一層麵上,更甭說網上衝浪了。於是孩子愛上了網絡遊戲,愛上了交網友,然後和網友見麵、交往,有的孩子被品質不良的網友影響,有的孩子陷入了網戀和被騙的境地。
上初二時,馮越經常去網吧,還在網上認識了一個朋友,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他們很快就見麵了。見麵後,馮越才知道他的網友也是當地的一個年齡和他差不多的男孩。網友經常帶著馮越到處遊蕩,結交了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少年。在他們的影響下,馮越學會了抽煙、喝酒,耳朵上還紮了好幾個耳孔。
迷失自我的馮越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下,走出了重重“迷霧”。他後悔不已地說:“小孩子真的不能去網吧,那種地方很容易讓小孩子變壞,雖然我現在已經不去了,但曾經在那裏的一切,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噩夢。”
看看媒體上的報道,有的孩子為了見網友不聽父母規勸,與父母鬧出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孩子陷入網戀而無法自拔,不惜輟學和網友見麵,有的孩子被網友騙取了錢財,有的孩子受到了網友們不良思想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網絡對孩子是一塊危險地帶,讓許多家長恐慌不安。
7545%的家長很擔心孩子會在網上交到不好的朋友,一些家長說,聽說過很多青少年受網友騙的事,心裏特別緊張。而五六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有過與網友離家出走的經曆,還有兩個孩子至今沒有回家。5912%的家長擔心各種不良信息對孩子人生會產生誤導,特別是一些色情網站的存在,讓家長們心神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