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朝堂上的碰撞(3 / 3)

到了這個位置就沒有了好人、壞人之分,換句話說,能做到這個位置,就不會有心地良善之輩,每一個成功者都是踩著眾多失敗者地肩膀走過來的,政治與道德無關,隻有利益得失。換句話說,能走到這一步的沒有弱者,能堅持到最後的沒有好人。

次日大升殿,奕緯起得早早的,早有禮部官員等候,奕緯老老實實的跟著學習規矩,有些實在記不住的,就寫在盛裝穿著的親王補服袖子上,也不能怨奕緯腦子笨,實在是這禮儀太繁瑣了,沒有數十次的實際操練,根本做不到收放自如,。

自從道光重傷之後,有兩個多月沒有叫大起了,一開始還人心惶惶,後來就慢慢習慣了。好不容易盼到道光快要康複了,結果中風的消息一出,無人敢議論了,都忙著燒未來儲君的炕頭。中風,這個年頭少有能痊愈的,再者萬歲爺已經到了中年,僅留有一子,這中風就算是好了,後代子嗣也不會太過旺盛,那就不如將這份忠心用來討好新君。

極為寬敞明亮的大殿,讓奕緯的心情感到十分的恰意,四周裝飾美倫美煥,奕緯也不敢多看,規矩在那擺著呢,舉目望去,大殿正中是皇帝寶座,紫檀木的料。紫檀木向來有百年不能成材之說,一棵紫檀木要生長幾百年以後才能夠使用。而且十檀九空,空洞和表皮之間,那點地方,那點肉才可以使用。所以自古以來都有寸檀寸金之說。西方人最初沒有見過紫檀大料,因而認為紫檀無大料,用紫檀隻能做一些小巧器物。傳說在拿破侖墓前有一個五寸長的紫檀棺木模型,就使參觀者大為驚訝,以為稀有。麵前這座紫檀木龍椅,底座不采用椅腿,椅撐,而是一個寬約二米半,進深一米多的“須彌座”,可見取材有多大,價值有多珍貴了。

不光做工精美,寶座上覆蓋著黃色繡緞套子,位於高台之上,下麵有三級台階,台四周環以紅漆木欄杆,雕刻著玫瑰等花卉,精美富麗。兩邊豎有高高的屏風,屏風上裝飾著藍翡翠和孔雀毛,雀羽上點綴著紅寶石和碧玉。

眼前這個位子,彙聚了多少人的刀槍劍影,權謀動蕩。什麼骨肉親情、百姓蒼生,在這個位置上都是浮雲。然而當它就在眼前的時候,奕緯激動了,顫抖著雙腿,一步一步挪到椅前,說挪是因為奕緯從沒有在這麼高的位置麵對過這麼多大人物,以自己為焦點,火車站不算,那裏沒有人注意平凡的前世,今天是切切實實的處在風口浪尖上,想當初在黑板前說幾句話都要臉紅,吐字都結巴,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突然間成了天下的二把手,這個擔子當真擔不起來。

可是想想十九、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所受的屈辱,就算是擔不起也要擔,實在不行就毀了它,不破不立,前世的丫片戰爭要是早二十年,洪楊造反早二十年,洋務運動早二十年,一戰前完成了統一,哪怕有一樣,後世的中國都不至於在國際上如履薄冰,莫非自己的穿越,就是充當這個攪屎棍的角色,可憐的中二少年,又陷入了自我意識的幻想中。

須彌座上鋪著精美的繡花椅墊,也看不懂繡得什麼圖案,再說了也沒這個心思,奕緯匆匆一瞥而過。。

奕緯晃悠悠的扶住龍座,小心的坐下來,剛開始沒坐穩,深呼吸,平穩了情緒,平視前方,好在所有人都不敢抬頭,隻顧三跪九拜。兩旁服伺的太監、宮女有如坐定一般,無人敢注視奕緯。笑話,這都是修練成精的人,餘光早就看見大阿哥緊張的表情,可哪個敢看,想看儲君的笑話,有幾條命在。

猜不透大阿哥的心思,至少做到這個品級的官員哪個也不是糊塗蛋,沒有人敢輕撫虎威,各地報平安,請祥瑞的折子倒是不少。

真正的折子多半在軍機處就處理了,這裏也就是走個過程。

朝會嘛也就是做個樣子,向天下人透露皇上的近況,勤政愛民不過是後世言官們的恭維而已,說白了走秀而已。

不過,什麼都有例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