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嬰幼兒的免疫指南(4)(3 / 3)

★采用減敏治療。假如寶寶不幸得了異位性皮膚炎,而藥物又難以控製。最好給患病寶寶做一下過敏性皮膚試驗,或許可以找出過敏源而加以避敏。有的醫學中心嚐試用減敏治療,約50%的患病寶寶獲得改善。但是因為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的過敏很多與食物及其添加劑有關,對於食物是無法減敏的,因此應少吃含人工色素、防腐劑的食物,以天然食物為主。

皮脂溢出性皮炎

◎主要症狀

皮脂溢出性皮炎是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病因尚不清楚,寶寶皮脂溢出性皮炎可能與從母體獲得雄激素有關。患者多數為6個月以內的胖寶寶。好發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頭皮、前額、眉際、耳後、頸部、背部及身體皺褶處。初起為許多小丘疹,後擴大為不規則的黃紅色斑片,覆以幹燥油膩的鱗屑,有的帶黃色油膩性痂皮,稍有癢感,時發時愈。嚴重者滲出液較多。麵積廣泛。可發展到頸部、軀幹及其他皺褶處。可繼發感染。

◎護理要點

對患皮脂溢出性皮炎的寶寶應減少乳液中的脂肪與糖分,增加蛋白質,口服核黃素,如果油脂過多可服維生素B6,適當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非那更等止癢。局部少用肥皂,溫水洗即可。頭皮厚痂可用消毒的植物油、石蠟油及含2%水楊酸的橄欖油擦拭,結痂脫落後外用維生素B6軟膏、磺胺糊劑或3~5%硫黃白降汞軟膏,有繼發感染的寶寶可用雷夫奴爾、氧化鋅軟膏或糊膏。

常見眼病

點眼藥的方法

寶寶患眼病需要用眼藥水或眼藥膏時,媽媽如果用藥方法得當,可以提高療效,使寶寶迅速恢複健康。

媽媽在給寶寶點眼藥時,先將寶寶的頭稍仰,眼睛向自己頭頂的方向看,輕輕扒開下眼皮,將眼藥水或眼膏滴入下眼皮內。如果用的是眼藥水,滴入後讓寶寶將眼睛閉上1~2分鍾,待寶寶睜開眼後,用手帕擦淨眼周圍藥水。如果用的是眼藥膏,擠入後要讓寶寶閉眼,然後媽媽用手帕輕輕揉幾下眼皮,以便使眼藥膏散於全眼,眼藥水與眼藥膏合用時要先滴眼藥水,後塗眼藥膏。點眼藥時媽媽應注意不要距離寶寶眼球太近,以防刺傷眼睛。

寶寶患眼病時眼屎往往很多,媽媽在點眼藥時要先把寶寶眼屎擦幹淨。寶寶的眼睛若被眼屎粘住睜不開,媽媽可用藥棉在溫開水中浸濕,在寶寶眼睛上敷一會兒,然後輕輕地從眼內角向外側擦洗。注意不要來回擦,一塊棉花隻能擦洗一隻眼睛,擦淨後再點眼藥。如果寶寶太小,不能配合,媽媽可在寶寶入睡後點眼藥。

紅眼病

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火眼,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此病傳染性較強,常在家庭和集體單位中暴發流行。它的傳染源是紅眼病患者,其眼屎和眼淚中都有病源體存在,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如果寶寶與紅眼病患者共用洗臉盆和毛巾,或用患者的手絹擦眼淚,摸了他用過的東西,不洗手又去摸自己的眼睛,就會被傳染上紅眼病。

◎主要症狀

患紅眼病後,寶寶結膜充血,眼睛發紅,眼皮腫脹,流淚怕光,不敢睜眼。睡醒後眼屎很多,有時上下眼皮粘在一起。寶寶還常伴有耳前淋巴結腫大,常感眼睛磨痛,年齡小的寶寶常哭鬧不安。一般經過1~2周的治療,炎症即可消失。如果病變波及角膜,將會使病程延長。

◎護理要點

★隔離與消毒。患病寶寶的臉盆、毛巾、手絹等生活用品要與健康人分開。並用開水煮沸10分鍾,每日1次。玩具未經消毒不能給其他寶寶玩。盡量控製寶寶的活動範圍,減少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

★勤給寶寶洗手、剪指甲,教育寶寶不要用手揉眼睛,以防止反複感染。

★與寶寶接觸的人,要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以防傳染。寶寶康複後可將上述生活用品,重新進行徹底消毒。

★眼睛的護理。寶寶患病後要及早治療,白天可給寶寶滴眼藥水,每隔1~2小時滴1次。常用的眼藥水有:氯黴素眼藥水、卡那黴素眼藥水等。晚上睡覺前可用紅黴素眼膏、金黴素眼膏或四環素可的鬆眼膏塗眼。

★寶寶的眼睛被眼屎粘住睜不開時,可用溫開水浸濕棉花,在眼睛上敷一會兒,然後輕輕地從眼內角向外側擦洗,注意不能來回擦,一塊棉花隻能擦一隻眼睛。

★在發病初期不能用熱敷,熱敷和包紮都可使結膜囊內的溫度增高,便於細菌的發育繁殖。在眼睛充血明顯、有燒灼感時,可用冷敷,以便使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和疼痛。

★此外,媽媽不要給寶寶濫用抗生素,可根據寶寶的年齡適當服些中成藥,年齡大一點的,可選用黃連上清丸或明目蒺藜丸。小寶寶可選用夏桑菊衝劑、王老吉衝劑等,按說明服用。如果用藥後效果不好,應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針眼

◎主要症狀

“針眼”又叫麥粒腫,是瞼腺或毛囊急性化膿性炎症。患病初起,寶寶眼皮紅腫、疼痛,以後逐漸發展,紅腫越來越重,甚至睜不開眼。幾天後患處出現膿點,然後破潰流膿。

◎護理要點